[实用新型]一种摩擦尖叫噪声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2139.0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吕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尖叫 噪声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尖叫噪声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摩擦尖叫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摩擦尖叫噪声由于其频率处于人耳对声音频率最敏感的区域(1-16kHz),声压级可达100dB(A)以上。高声压级的噪声会引起耳部不适,超过115dB的噪声可导致耳聋。在8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噪声还会降低工作效率、损害心血管、神经系统、女性生理机能等。
尽管现在已经有多种理论对摩擦尖叫机理进行了阐述,但是往往建立在盘-销摩擦尖叫试验装置的基础上,实际的盘-块摩擦尖叫机理更加复杂,可再现效果差,影响了摩擦尖叫机理的研究,进而影响相关产品的开发与维护等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擦尖叫噪声发生装置,该装置能够摸拟、再现摩擦尖叫噪声,从而能够研究摩擦尖叫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擦尖叫噪声发生装置,含有机架、悬臂梁、夹紧及施力装置、制动块、制动盘、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制动盘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制动盘转动,制动块设置在悬臂梁一端,夹紧及施力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悬臂梁的另一端安装在夹紧及施力装置上,夹紧及施力装置能够带动悬臂梁和制动块一起横向或/和纵向移动。
所述驱动装置含有变频电机、电气控制装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三角带和传动轴,变频电机和电气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中,主动带轮设置在变频电机上,传动轴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机架上,从动带轮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上,所述制动盘设置在传动轴的另一端上,三角带轮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电气控制装置与变频电机相连。
所述夹紧及施力装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在横向或/和纵向移动的台钳。
所述悬臂梁的轴心线与所述制动盘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悬臂梁的伸出长度可以调节。
上述装置,能够摸拟、再现不同频率、不同声压级的摩擦尖叫噪声,从而能够研究摩擦尖叫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擦振动发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得的摩擦尖叫噪声声压信号。
图3是所测的摩擦尖叫噪声的频率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尖叫噪声发生装置,含有机架1、悬臂梁8、夹紧及施力装置9、制动块7、制动盘6、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制动盘6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制动盘6转动。制动块7设置在悬臂梁8的一端。夹紧及施力装置设置9在机架1上,悬臂梁8的另一端安装在夹紧及施力装置上,夹紧及施力装置9能够带动悬臂梁8和制动块7一起横向或/和纵向移动。
所述驱动装置含有变频电机5、电气控制装置10、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三角带和传动轴3。变频电机5和电气控制装置10设置在所述机架1中。主动带轮设置在变频电机5上,传动轴3通过轴承座2设置在机架1上。从动带轮4设置在传动轴3的一端上,所述制动盘6设置在传动轴3的另一端上,三角带轮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4,电气控制装置10与变频电机5相连。
所述夹紧及施力装置9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1在横向或/和纵向移动的台钳。
所述悬臂梁8的轴心线与所述制动盘6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悬臂梁8的伸出长度可以调节。
工作时,根据试验要求,首先调节好悬臂梁8的纵向长度和横向位置、变频电机5的转速,制动盘6在变频电机5的带动下转动,通过调节夹紧及施力装置9,使悬臂梁8和制动块7一起移向制动盘6,当制动块7接触到制动盘6时,发出摩擦尖叫噪声,当悬臂梁8的伸出长度不同、制动块7与制动块6之间的接触力的大小不等时,所发出摩擦尖叫噪声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是测得的摩擦尖叫噪声声压信号,如图3所示,是所测的摩擦尖叫噪声的频率特征。
通过上述装置,能够摸拟、再现不同频率、不同声压级的摩擦尖叫噪声,从而能够研究摩擦尖叫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2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