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拉拔机的一种刮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1210.3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傅杰;范其民;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拉拔 一种 刮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联合拉拔机上的除油器,具体是一种用于经联合拉拔机加工后的金属棒/线材表面除油的刮油器。
背景技术
联合拉拔机是集多道工序于一体的加工设备,机组通常包含开卷、初矫直、拉伸、精矫直、定尺切断、送料、抛光、成品收集等功能,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专业加工设备,常用于金属棒/线材的生产加工。联合拉拔机在生产作业时,抛光工序中采用润滑油对金属棒/线材进行润滑抛光,一方面抛光过程中由于部分金属粉末或杂质的进入,润滑油通常显黑色。另一方面润滑油粘度较大,易粘附在金属棒/线材表面,在影响产品表面洁净度的同时增加润滑油损耗。
目前,为提高产品表面洁净度,使产品表面符合要求,实际生产中需在成品包装前增加一道人工擦拭或清洗工序,由于产品表面油污粘附量大,导致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清洗剂消耗多,产品表面清洁度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在联合拉拔机生产作业过程中能有效去除金属棒/线材表面残留油污的刮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
联合拉拔机的一种刮油器,包括一矩形框架和连接框架左右端的压紧气缸,其特征是矩形框架内设有左右对称滑块,两个滑块中间腔内设有左右对称的弹性刮油片,所述刮油片中间至少设一个左右对称的半圆孔,滑块的左/右端连接左/右气缸推动的左/右推杆压紧左/右刮油片。
所述弹性刮油片为厚度5~10mm的聚氨酯橡胶体。
所述刮油片上、下端由螺钉固定在两个滑块中间腔内。
左右刮油片中间圆孔与左/右推杆相垂直。
所述框架底面设聚油凹槽,矩形聚油凹槽的四角设出油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安装在原有联合拉拔机的生产作业线上,只要用两端汽缸旋压推紧就能连续不断地给拉拔过的金属线材揩去油污,除油效果好,产品表面清洁度稳定,一致性好,可直接包装,节省大量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简要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刮油器包括出油孔1、滑块2、刮油片3、压紧气缸4、推杆5和框架6。其中框架6由不锈钢制备,滑块2由黄铜合金制备,刮油片3为聚氨酯橡胶材料。左右对称的两个刮油片3上下端用固定螺丝10固定在滑块2中间腔内。
两个滑块2中间腔内设有左右对称的弹性刮油片,刮油片3中间至少设一个左右对称的半圆孔9,滑块2的左/右端连接由左/右气缸推杆5压紧左/右刮油片3。
所述刮油片3厚度为5~10mm,左右刮油片3的圆孔9可以为一个,根据金属棒/线大小也可以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左右刮油片3中间的圆孔9与左/右推杆5相垂直。
所述矩形框架6底面8设聚油凹槽7,矩形凹槽的四角设出油孔1。
金属棒材通过刮油器时,气缸4带动滑块2夹紧金属棒,刮油片3与金属棒之间贴合,处于无间隙和无挤压状态,金属棒在转动时,刮油片3将金属棒表面的油污去掉,产生的油污流入框架底面8的聚油凹槽7内,然后通过出油孔1流出。
实际生产过程中,将刮油器固定安装于联合拉拔机组的抛光机后。使用时,气缸4推动推杆5带动滑块2,固定于滑块2上的左右两个刮油片贴合,并形成一个与金属棒/线半径几乎一致的通孔9。联合拉拔作业时,经抛光机抛光后的金属棒/线通过上述聚氨酯橡胶孔洞。由于抛光机抛光后金属棒/线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此时高速旋转的金属棒/线与聚氨酯橡胶刮油片3产生较大的摩擦作用,利用此摩擦作用促使油污与金属棒/线材表面分离,达到刮除表面油污的目的。刮除的油污聚集于框架底部的凹槽内,经出油孔流出后可达到回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1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的制造方法和通电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制冷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