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后悬挂的下控制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0143.3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8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曹啸虎 |
地址: | 3140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汽车 悬挂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后悬挂的下控制臂。
背景技术
汽车悬挂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轿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
下控制臂是一种机械工具就是指多连杆悬挂多连杆悬挂就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不同的连杆配置,使悬挂在收缩时能自动调整外倾角,前束角以及使后轮获得一定的转向角度。其原理就是通过对连接运动点的约束角度设计使得悬挂在压缩时能主动调整车轮定位,而且这个设计自由度非常大,能完全针对车型做匹配和调校。因此多连杆悬挂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轮胎抓地力从而提高整车的操控极限。目前有一种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后悬挂的下控制臂包括呈条状的下控制臂本体,所述下控制臂本体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侧壁,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以上这种结构的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后悬挂的下控制臂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汽车的刹车系统的安装线要沿着下控制臂走线,目前缺少定位结构,导致安装线上下摆动,长时间使用存在断裂的可能,这样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定位刹车系统的安装线,消除安全隐患的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后悬挂的下控制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后悬挂的下控制臂,它包括呈条状的下控制臂本体,所述下控制臂本体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侧壁,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一侧侧壁设有用于安装刹车系统安装线的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焊接在下控制臂本体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折弯,该折弯部分设有一个通孔。
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顶板设有多个能减少整体重量的长腰型减重孔,所述下控制臂本体设有第二安装孔的一端的两侧壁的端部均设有一个限位用的凸起。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一侧侧壁设有用于安装刹车系统安装线的定位装置,这样汽车的刹车系统的安装线要沿着下控制臂走线,能通过定位装置定位固定,防止安装线上下摆动,避免长时间使用存在断裂的可能,消除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改进,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焊接在下控制臂本体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折弯,该折弯部分设有一个通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顶板设有多个能减少整体重量的长腰型减重孔,所述下控制臂本体设有第二安装孔的一端的两侧壁的端部均设有一个限位用的凸起,在安装时,凸起能嵌入到安装孔内,从而增加限位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后悬挂的下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下控制臂本体,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长腰型减重孔,1.4、凸起,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后悬挂的下控制臂,它包括呈条状的下控制臂本体1,所述下控制臂本体1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侧壁,所述下控制臂本体1的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1.1,两个第一安装孔1.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下控制臂本体1的一端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安装孔1.2,两个第二安装孔1.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下控制臂本体1的一侧侧壁设有用于安装刹车系统安装线的定位装置。由于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一侧侧壁设有用于安装刹车系统安装线的定位装置,这样汽车的刹车系统的安装线要沿着下控制臂走线,能通过定位装置定位固定,消除存在安全隐患。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焊接在下控制臂本体1上的定位块2,所述定位块2的一侧折弯,该折弯部分设有一个通孔2.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所述下控制臂本体1的顶板设有多个能减少整体重量的长腰型减重孔1.3,所述下控制臂本体1设有第二安装孔1.2的一端的两侧壁的端部均设有一个限位用的凸起1.4,在安装时,凸起能嵌入到安装孔内,从而增加限位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0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床曲柄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专用的螺头叉式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