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低压铸造模具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70102.4 | 申请日: | 2015-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庆;李鸿标;周鹏;王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低压 铸造 模具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低压风冷铸造车轮生产中,合理的底模冷却系统设计对于获得优异的铸件外观质量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虽然,现有的技术较之前相比已经完成了很多明显的改进措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图1所示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低压轮毂铸造底模风冷系统布置,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设计所需风道,并且各自独立安装,压缩空气则由风管直接导出而作用于模具表面加工的风孔内,以此实现模具的有效冷却,并获得合理的温度分布梯度,保证轮毂顺利成形。然而,仔细分析这种设计其实并不十分精确,首先压缩空气在冷却作用的同时会被模具表面阻挡回来而四处扩散,这就容易使得临近不需要冷却的部位也受到影响而造成温度降低;其次排出气体的出风口位置不确定,冷却空气便在底模与底板形成的空腔中进行剧烈的不规则流动,形成非均匀的热量分布环境,不利于获得合适的模具温度分布;同时,高压空气冲击模具会形成明显的噪音,使得铸造机台工作环境恶劣,所有这些都制约着铸造轮毂的精细化生产。
综上所述,在实际生产中有必要对现有的风冷系统进行优化改进,解决存在弊端,使底模更易于获得符合轮毂顺序凝固的合理温度梯度,从而提高铸件的正面成形精度,实现轮毂的高质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低压铸造模具冷却装置。
一种改进的低压铸造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箱体、安装螺钉、挡风板道、下箱体、安装螺栓、出风孔、焊接套管,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安装螺栓封闭而成,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安装螺钉5整体装配到底模1上。风管彼此连接并安装固定在上箱体上,风管之间通过挡风板彼此隔离。风管伸入焊接套管对模具施加冷却空气,套管内的回流风则通过上下箱体预设的出风孔统一排到模具外部。
风道集成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通过焊接在模具上的套管将冷却风施加在模具表面,回流风会通过套管流到系统中,并通过出气口统一排到外部,此装置可以实现对模具的准确施冷,使模具更易于获得合理均匀的温度分布,同时减少了冷却过程中的噪音,安装拆卸方便,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低压铸造模具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低压铸造模具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中:1-底模,2-底板,3-风管,4-上箱体,5-安装螺钉,6-挡风板道,7-下箱体,8-安装螺栓,9-出风孔,10-焊接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低压铸造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箱体4,安装螺钉5,挡风板道6,下箱体7,安装螺栓8,出风孔9,焊接套管10,上箱体4和下箱体7通过安装螺栓8封闭而成,上箱体4和下箱体7通过安装螺钉5整体装配到底模1上。底模各风管3彼此连接并安装固定在上箱体4上,风管3之间通过挡风板6彼此隔离,实现冷却互不干扰。风管则伸入到焊接套管10对模具施加冷却空气,套管内的回流风则通过上下箱体预设的出风孔9统一排到模具外部。
本实用新型显著的提高了冷却系统对底模的制冷精度,使模具温度分布的均匀程度更高,可有效改善铸件正面的成形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噪音,装卸更加方便快捷,更利于实现轮毂的精细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0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轴心的铁水包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铸造模具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