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观烟赏乐品香炉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669670.2 申请日: 2015-08-31
公开(公告)号: CN205030995U 公开(公告)日: 2016-02-17
发明(设计)人: 黄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 黄晓龙
主分类号: A47G33/00 分类号: A47G33/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代理人: 郭伟刚
地址: 5180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观烟赏乐品 香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焚香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观烟赏乐品香炉。

背景技术

香具有流布芬芳、消除秽气,驱逐蚊蚋、正念清神、表伸诚敬等作用。僧史略云:“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香为信心之使也”。

早在25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香,直至清三代盛世其间,用香之广、行香之稚,让今天的人们感到望尘莫及。

香除了作为佛教的供养仪物外,还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居室熏香,熏衣香身的生活用香,在2000年前汉代就在上层社会流行。焚香抚琴在古代既是一种文人雅士的髙妙纯粹的美妙享受。情趣与琴技的展示,“此非僮仆之事,皆必主人自为之。”抚琴时焚柱香,可借助环境的幽静风雅,以助于静心凝神。倘若有一位巧手慧心的知已相伴,试火添香,文人韵事,无过于此。

由于香的制作原料除了木粉、粘粉、色素外,还有香精、中药等添加料,其中木粉有优质天然的香木粉、柏树粉、松果壳粉等,香精多为天然香精,故用香还具有特定的药用与保健效果。居室及诸多场所,点上一根香并播放古琴等优雅地音乐,香烟缥缈,香气四溢,琴声萦绕,既能驱蚊消秽,又能给人怡情助兴,安神开窍。

当今国人对“品茶”、“茶道”、“茶文化”已不鲜见闻,尽管知悉其内涵与意义的程度不同;相比之下,对“品香”、“香道”、“香文化”则见闻较少。而日本人称之“三雅道”的,乃为“香道”、“茶道”与“花道”,“香道”又为“三雅道”之首。其实,日本的香道,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带去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带去了香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并程式化而成为“香道”。

在当今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时,中国传统的香文化又开始为国人重视起来。

品香的前提是闻香,闻是初步的,品则具有深层次意义。闻其香气,品其真谛,点及了品香之概念。

香炉是焚香器具。点一支清香置于香炉,闻香气漂溢,观香烟缥缈,听古典音乐不失为怡情养性之上佳之举。据称,如此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精神修养也有好处。

传统香炉不外于直接在炉内点燃香枝;规模大些的,如祠庙前众香客烧香,一般将香枝直接搁放于炉中焚烧;规模小些的,如家庭居室或客堂过道等点香,通常将香枝插置于香炉内盛装的松散粒质中焚点。

点香溢放出的香气是品香的主要对象,给人嗅觉效果;而点香散发出的香烟供观赏,给人视觉效果,也可以说是广义品香对象;香炉播放悠扬的音乐以致香烟舞动给人听觉享受。视觉效果与光线或光照直接相关。许多物品在不同光照下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缥缈的点香烟姿,配合适切的光照及悠扬的曲调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视觉观赏效果是可以想象的。

传统的香炉虽能满足人们对香的嗅觉享受,却无法满足人们对视觉以及听觉的更高追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香炉不具备音频播放功能从而无法在焚香时播放音乐的缺陷,提供一种观烟赏乐品香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观烟赏乐品香炉,包括炉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炉体内、用于放置香料的香座,所述观烟赏乐品香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内的以下组件:

照明单元,用于提供照明;

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观烟赏乐品香炉供电;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音频文件;

音频播放单元,用于播放所述音频文件;以及

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照明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以及所述音频播放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照明单元提供照明,还用于将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音频文件输出所述音频播放单元进行播放。

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用于接入电源线的插口以及与所述插口连接的整流滤波模块。

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电源转换模块。

优选地,所述观烟赏乐品香炉还包括:

交互单元,其设置于所述炉体外侧,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交互单元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开启和关闭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开关功能按键,和/或用于调节所述照明单元提供照明的亮度的亮度调节功能按键,和/或用于调节所述照明单元(30)提供照明的颜色的颜色切换功能按键,和/或用于开始和停止播放所述音频文件的音频开关功能按键,和/或用于切换播放的音频文件的音频切换功能按键,和/或用于调节播放所述音频文件的音量的音量调节功能按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晓龙,未经黄晓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