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寒区隧道室内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627.6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赖金星;王开运;郭春霞;来弘鹏;樊浩博;邱军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孙雅静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室内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防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寒区隧道室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在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地区修建的多座隧道,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尤其是多年冻土以及深季节冻土地区的隧道,大部分存在衬砌破损,剥落问题。对于多年冻土隧道而言,铺设隔热材料的目的是保证多年冻土在夏季不会融化,因此只需借助隔热材料,阻止外界热量侵入围岩。而对于季节性寒区隧道而言,铺设保温材料的目的是保证围岩在冬季不发生冻结,减缓围岩热量向外界散失,但一个周期内(一年),围岩向外界散失的热量往往大于外界为其补给的热量,因而必须借助于主动供热方式,才能避免季冻区隧道发生冻害。
电伴热供热系统作为主动供热的一种方式,由于其安装简单,对施工影响很小,且初期花费较小,所以在我国季节性隧道更加适用。但是目前并没有对于保温层的设计厚度、加热电缆的设计参数以及电伴热系统具体的工作方式的室内模拟设备,而温度作为影响寒区隧道冻害的控制因素之一,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寒区隧道室内试验装置,旨在精确模拟电伴热系统下的寒区隧道的温度场,有助于研究电伴热隧道的温度场,进而确定电缆、保温层等设计参数,为寒区隧道的防寒保温设计提供依据,该试验设置操作简单,可精确模拟现场温度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寒区隧道室内试验装置,包括隧道结构模拟构件和保温构件,所述的隧道结构模拟构件模拟隧道的结构和形状,所述的保温构件设置在隧道模拟构件的两端,保温构件和隧道结构模拟构件围成密封的腔体;
所述的隧道结构模拟构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保温层、二次衬砌层、防水层、初期支护层、围岩层、控温层和绝缘层。
具体的,所述的保温层的厚度为3~5cm,二次衬砌层的厚度为30~40cm,防水层的厚度为3~6mm,初期支护层的厚度为10~20cm,围岩层的厚度为18~22cm,控温层的厚度为4~6cm,绝缘层的厚度为4~8cm。
更具体的,所述的保温层为酚醛泡沫板层,二次衬砌层为C30混凝土层,防水层为EVA防水板和土工布叠加层,初期支护层为C25喷射混凝土层、控温层为履带式管状电加热器层,绝缘层为泡沫混凝土层。
进一步的,在保温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设置加热电缆。
具体的,所述的保温构件包括设置在隧道结构模拟构件两端的保温板,保温板与隧道结构模拟构件上的绝缘层密封连接。
更具体的,所述的保温板为聚乙烯泡沫板,保温板的厚度为8~12cm。
进一步的,穿过保温板沿隧道结构模拟构件的长度方向悬设制冷管。
另外,沿隧道结构模拟构件的径向插设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TP2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寒区隧道室内试验装置,通过与外界电源连接的控温板模拟围岩内部的温度,通过与外界电源连接的制冷管模拟洞内温度,从而模拟寒区隧道的环境温度;
(2)试验装置前后各设置一个保温板,加上设置在控温板表面的作为绝热边界条件的绝缘层,使得整个系统呈密闭结构,以减少外界环境对试件的影响,提高试验效率和精确度;
(3)沿隧道径向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自动打印十六路巡检控制仪相连,对整个试验进行监控并记录数据。通过改变控温板和制冷管的温度可以模拟各种工况下围岩、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的温度场,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为隧道保温设计提供依据,选择合适的保温层厚度和加热电缆的设计参数,或者对其进行相关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寒区隧道室内试验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寒区隧道室内试验装置的两端保温板与制冷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寒区隧道室内试验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保温层、2-二次衬砌层、3-防水层、4-初期支护层、5-围岩层、6-控温层、7-绝缘层、8-回填混凝土、9-制冷管、10-加热电缆、11-保温板、12-底座;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矿用双U型钢带托板顶板支护装置
- 下一篇:隧道混凝土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