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超薄玻璃的铝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9550.2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名特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超薄 玻璃 铝型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生产超薄玻璃的铝型材。
背景技术
铝型材,现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机械制造,如用在设备的导辊、机架、风路系统、及冷却系统;它们均要求型材具有省材、牢固、安全、美观、实用的特点;目前使用的铝型材一般结构要么较为复杂,安装起来较为繁琐;要么结构较为简单、不能使用在超薄玻璃钢化加工的钢化炉设备的设备上,需要铝型材承受很高的压力和作为风栅的吹风嘴,且风嘴为“n”型的铝合金材料。因而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固、实用且具备耐高压的铝型材。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铝型材的结构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超薄玻璃的铝型材,采用“n”型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空腔使整个铝型材质量轻,空腔使得两个侧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长时间的高压使用,对所连接的构件具有一定的弹性支撑作用,不易对连接的构件造成变形影响。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超薄玻璃的铝型材,是由:侧板、顶板、内板、空腔、加强筋、卡板、卡槽构成;两侧板上方之间设置平面顶板构成“n”形铝型材,侧板为“S”形曲面,侧板内侧设置内板,内板的剖面为“L”形,内板与侧板之间构成空腔。
两个空腔对称设置于顶板中心线的两侧。
顶板内表面设置至少一根加强筋。
内板下方设置卡板,卡板与侧板之间构成卡槽。
所述卡板垂直于内板下方,且与侧板下方平行。
所述侧板、顶板、内板、加强筋、卡板一体成形。
安装时,至少三个风刀组成一组风栅,截取与风栅长度相等的铝型材,铝型材内两侧的卡槽卡在所述风栅两侧的风刀上,卡板、侧板与风刀固定;使用时,先在所述铝型材的顶板上设置至少一排高压风孔,上风栅和下风栅上各安装铝型材,上风栅的铝型材和下风栅的铝型材互为反方向对称设置,调整上下风栅使上风栅铝型材顶板和下风栅铝型材顶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上风栅铝型材顶板和下风栅铝型材顶板之间构成玻璃通道,所述玻璃通道的高度与待加工玻璃的厚度相等时,对上下风栅的位置固定,由风栅吹出的高压风进入铝型材内两内板之间,高压风从所述高压风孔喷出,玻璃进入玻璃通道后,在运行过程中上下表面同时受高压风作用,使玻璃被钢化;铝型材内两内板受高压风作用产生微小变形,内板与侧板之间的空腔保护侧板不因内板变形而受到影响;顶板内表面的至少一根加强筋使顶板受高压风作用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n”型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两侧板下端内侧均设置卡槽,内板与侧板之间构成空腔,铝型材结构巧妙,方便与其它连接件匹配,结合牢固;空腔使整个铝型材质量轻,空腔使得两个侧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长时间的高压使用,不易对连接的构件造成变形影响;节省材料,使用方便,两个卡槽方便与其他型材的连接,结构稳固,连接效果好;顶板为平面,以后在顶部进行钻孔加工时方便准确。顶部的内表面有加强筋,对顶部结构起到减小变形的作用。
整个产品结构为“n”型框架结构,重量轻,节约资源,对所连接的构件具有一定的弹性支撑作用,而不影响其它部件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侧板1、顶板2、内板3、空腔4、加强筋5、卡板6、卡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两侧板1上方之间设置平面顶板2构成“n”形铝型材,侧板1为“S”形曲面,侧板1内侧设置内板3,内板3的剖面为“L”形,内板3与侧板1之间构成空腔4。
两个空腔4对称设置于顶板2中心线的两侧。
顶板2内表面设置至少一根加强筋5。
内板3下方设置卡板6,卡板6与侧板1之间构成卡槽7。
所述卡板6垂直于内板3下方,且与侧板1下方平行。
所述侧板1、顶板2、内板3、加强筋5、卡板6一体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名特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名特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9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灰溶解系统
- 下一篇:液晶玻璃窑炉电极推进深度划线及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