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井下水动自动风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8716.9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刚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 | 分类号: | E21F1/10;E21F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井下 自动 风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井下水动自动风门。
背景技术
矿井通风是指借助于机械或自然风压,向井下各用风点连续输送适量的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降低井下工作面的温度,稀释并排出各种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矿产资源开采向纵深发展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必将出现岩温增高、风路延长、阻力增大、风流压缩放热、风量调节困难、漏风突出、有毒有害物质和热湿排除受阻等问题;因此,矿井通风的意义将更加重大。
为保证新鲜风流送到各个工作面,同时把污风按一定路线排出地面,风流在井中不能任其自然分配,必须加以控制,以达到所有工作面的通风都处于良好状态,控制风流的设备有风窗、风桥、密闭墙和风门等,但现有需要行人或运输的巷道中的风门不能达到既要隔断风流又自动开启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井下水动自动风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既能够隔断风流,又能使得行人或运输的巷道中风门自动开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井下水动自动风门,包括水缸、重锤、风门、传动连杆、钢丝绳、配重,所述水缸位于风门的一侧,所述水缸通过钢丝绳与重锤、传动连杆、配重相连,所述钢丝绳设置于风门两侧的悬挂轮挂上方,所述悬挂轮固定在巷道侧壁上,所述重锤位于水缸上方,所述传动连杆位于风门上方,并与风门连接,所述配重设置在风门相对水缸的另一侧,所述风门设有两个门扇,所述传动连杆与两个门扇上部的四个顶角相连,所述风门顶部设有机车架线,风门下方设有轨道,所述风门固定在门框上,所述门框固定在巷道壁上。
优选的,所述风门一侧设有人行门,人员可以在不影响运输作业机车的运行前提下,人员可通过人行门自由通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1)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既能够隔断风流,又能使得行人或运输的巷道中风门自动开启;
2)风门通过水缸和配重相互配合达到的风门自动开启和关闭,当停水和停电时,风门是开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井下水动自动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缸,2-重锤,3-机车架线,4-风门,5-传动连杆,6-人行门,7-钢丝绳,8-配重,9-轨道,10-门框,11-悬挂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新型井下水动自动风门,包括水缸1、重锤2、风门4、传动连杆5、钢丝绳7、配重8,所述水缸1位于风门4的一侧,所述水缸1通过钢丝绳7与重锤2、传动连杆5、配重8相连,所述钢丝绳7设置于风门4两侧的悬挂轮11挂的上方,所述悬挂轮11固定在巷道侧壁上,所述重锤2位于水缸1上方,所述传动连杆5位于风门4上方,并与风门4连接,所述风门4设有两个门扇,所述传动连杆5与两个门扇上部的四个顶角相连,所述配重8设置在风门4相对水缸1的另一侧,所述风门4顶部设有机车架线3,风门4下方设有轨道9,所述风门4固定在门框10上,所述门框10固定在巷道壁上,所述风门4一侧设有人行门6。
风门通过水缸、配重以及传动连杆之间相互配合达到的风门自动开启和关闭,当停水和停电时,风门是开的,安全可靠。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8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推杆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可组合式巷道风阻、风压、风量测定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