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机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67471.8 | 申请日: | 2015-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军民;李志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振晨重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乔玉萍 |
| 地址: | 456550 河南省安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用的钻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钻机底板都是将钻头、钻头固定架及钻头方向调节装置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下方设有轮子。因为底板上方的重量较大,轮子不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使用长时间会损坏轮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不易损坏的钻机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机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方固定行走装置与至少四个支腿,底板上方设有动力头底座、动力装置、控制柜;动力头底座通过两个前支架、两个后支架与底板连接;动力头底座的上方后端固定动力头,动力头连接钻杆的后端,钻杆的前端设有夹具,夹具的下端固定在动力头底座上;动力头的动力机构为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动力头电连接,控制柜与动力装置电连接;行走装置为履带。
所述履带为两个,对称位于底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行走装置设置为履带,提高了行走装置的承重能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一种钻机平台,包括底板3,底板3下方固定行走装置1与至少四个支腿2,底板3上方设有动力头底座4、动力装置11、控制柜12。动力头底座4通过两个前支架9、两个后支架6与底板3连接。动力头底座4的上方后端固定动力头5,动力头5连接钻杆8的后端,钻杆8的前端设有夹具7,夹具7的下端固定在动力头底座4上。
后支架6与动力头底座4铰接,使动力头底座4能以铰接点的连线为轴转动。
前支架9包括前支架上部91与前支架下部93,支架上部91设有套在其上的滑块92,滑块92向下运动时能被前支架下部93阻挡。滑块92与动力头底座4铰接。动力头底座4转动时,滑块92在前支架上部91上下滑动。
使动力头底座4转动的动力机构是推动油缸13,推动油缸13的活塞端铰接在动力头底座4的前端下侧,其缸体端固定在底板3上。
动力头5的动力机构为动力装置11,动力装置11与动力头5电连接,控制柜12与动力装置11电连接。
行走装置1可以为轮子,也可以为履带。行走装置1为履带时,履带为两个,对称位于底板3两侧。履带比轮子更加安全,承受重量更大。
四个支腿2对称分布在底板3两侧,支腿2包括支腿油缸与支腿座10,支腿油缸的缸体端与活塞端其中一端与底板3固定,另一端铰接支腿座10。支腿油缸沿着钻杆8的轴向向外侧倾斜,使对称的两个支腿2成“八”字状。支腿座10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层。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可以有效吸收矿体对本钻机平台的反作用力。在钻机平台工作时,矿体对本钻机平台的反作用力是通过支腿2传递到地面上的,本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容易吸收反作用力,使得钻机平台更加稳定。
在本钻机平台工作时,支腿2的支腿油缸的活塞伸出,底板3升高,使行走装置1离开地面,支腿座10接触地面,便于钻机平台工作。当本钻机平台需要移动时,支腿2的支腿油缸的活塞收缩,底板3降低,使行走装置1接触地面,支腿座10离开地面,便于钻机平台行走。
其他内容见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振晨重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林州市振晨重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74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