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装饰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5313.9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杨文乾;张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通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装饰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保温装饰板材,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保温装饰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外墙保温装饰的建筑装饰材料,保温装饰板作为一种复合板材,它跨越了诸多行业的技术,如涂料行业技术、涂装行业技术、保温板行业技术等,属于一门综合学科。现有的保温复合板不仅整体性能较差,长期使用后出现开裂,漆膜起皮,饰面寿命较低,而且安装时,板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影响保温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装饰板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温装饰板材,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温组合涂层、面板层和保温芯材层,所述板材一端具有斜腰圆榫,所述板材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斜腰圆榫相配合的榫槽,所述斜腰圆榫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面板层和所述保温芯材层。
优选地,所述保温组合涂层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腻子层、底漆层、装饰涂层和面漆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腻子层涂层用量为0.8-1.8kg/m2,其他所述图层的用量均为0.8-1.0kg/m2。
优选地,每块板材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斜腰圆榫和所述榫槽,每个所述斜腰圆榫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20-30℃。
优选地,所述保温芯材层底部开设一蜂窝孔芯层部,所述蜂窝孔芯层部面积占所述保温芯材层面积的1/6-1/3,所述蜂窝孔芯层部厚度占所述保温芯材层底部厚度的1/5-1/3。
优选地,所述面板层和所述保温芯材层通过一粘胶层粘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面板层厚度为10-15mm,所述保温芯材层厚度为40-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板材使用寿命长,饰面效果好,且板材间的配合简单牢固;
本发明在使用时,除了用传统锚固件、湿粘固定外,板材两两组装使用时,斜腰圆榫与榫槽的配合能使板材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而且这种配合简单方便,斜腰圆榫连接了面板层和保温芯材层,加强了整个板材的固定,这相对现有技术中仅靠粘接手段的连接更为合理,而且现有技术中对于板材的固定更多考虑的是板芯的固定,本发明的板材延长了板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保温装饰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保温装饰板材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述,一种保温装饰板材,由外到内依次包括保温组合涂层1、面板层2和保温芯材层3,板材一端具有斜腰圆榫4,该板材另一端设有与斜腰圆榫4相配合的榫槽5,斜腰圆榫4包括连接端42和自由端41,连接端42连接面板层2和保温芯材层3。
优选地,保温组合涂层1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腻子层、底漆层、装饰涂层和面漆层。具体地,该腻子层涂层用量为1.3kg/m2,其他图层包括:底漆层、装饰涂层和面漆层的用量均为0.9kg/m2。
面板层上的保温组合涂层中各涂层各自配合,形成了全天候的整体性能:腻子层能够平整面板,增强面板的防水性能,底漆不仅统一面板底色还能增加涂层厚质感,装饰图层起到装饰功能的同时还提高了面板的耐沾污性,防止面板老化,面漆进一步保护各各涂层,增加透亮丰满度,进一步提高面板抗污能力,多层涂层的配合也有效避免了漆膜起皮、饰面寿命较低的问题。
优选地,每块板材包括至少3个斜腰圆榫4和榫槽5,每个斜腰圆榫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20℃。
优选地,保温芯材层3底部开设一蜂窝孔芯层部6,蜂窝孔芯层部6面积占所述保温芯材层面积的1/4,蜂窝孔芯层部6厚度占保温芯材层3底部厚度的1/5。
蜂窝孔芯层部6一定程度上能消减噪音,在板材安装时,蜂窝孔芯层部6还可可吸收更多的胶体,有利于板材的固定。
优选地,面板层2和保温芯材层3通过一粘胶层粘接连接。
优选地,面板层2厚度为10mm,保温芯材层3厚度为40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通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通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5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冲床的转刀组驱动结构
- 下一篇:用于双切边模具的自动排料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