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熔炼炉可替换翻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5277.6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丁;起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B14/08;F27B1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熔炼炉 替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真空熔炼炉翻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熔炼纽扣炉翻锭装置的形状是:两根圆柱形伸入炉内部分的端口具有V形槽的长杆。翻锭装置工作时利用两边V形槽卡住熔炼圆坯边缘,手动旋转长杆炉外部分,从而实现对坯锭的翻转。由于坯锭表面光滑,边缘呈圆弧形状且与铜坩埚之间间隙很小,原有V形槽在实际工作当中很难完全伸入坯锭与坩埚之间的间隙中,致使V形槽无法卡住坯锭,从而导致锭坯在翻锭工作中滑落,翻锭花费时间长,翻锭难度增加。此外原有翻锭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熔炼炉内温度较高,长期工作会造成炉内V形端口发生形状变化,致使坯锭更难与端口配合,而原有V形端口是直接在长杆上开口,如果端口变形,则需要连带长杆整体替换,这将大幅增加长期翻锭工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小翻锭难度,节约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翻锭效率的一种真空熔炼炉翻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真空熔炼炉可替换翻锭装置,包括勾爪工作部件和铲形工作部件,勾爪工作部件和铲形工作部件均固定于真空熔炼室上;勾爪工作部件由勾爪工作杆和勾爪连接组成,铲形工作部件由铲形工作杆和铲子连接组成。
优选的,所述勾爪工作部件的工作杆和勾爪通过螺纹连接,勾爪的钩臂尺寸为L1,钩子尺寸为L2,钩背尺寸为L3,其长度比例为L3:L2:L1=1:1:3~1:2:4。
所述铲形工作部件的工作杆和铲子通过螺纹连接。
使用时:先使用长方形铲形端伸入坯锭与真空熔炼室之间缝隙中将坯锭抬起一定角度,后使用带弧度勾爪端勾住坯锭边缘向后拉伸,实现翻锭工作。在实际翻锭工作过程中,常需熔炼多种不同材质的锭坯,由于不同材质的锭坯密度不同,导致在同等体积的坩埚凝固下,锭坯质量差别很大,当锭坯质量增大时,翻锭所需的力增大,铲形工作端的厚度与宽度需要相应的增加,以保证翻锭工作时铲形工作端的平稳,从而保证翻锭工作的效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铲形工作端相比原V形工作端更容易伸入坯锭与坩埚之间的缝隙中,勾爪工作端相比原V形工作端更容易使坯锭在翻转时稳固,使翻锭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此外采用工作端与长杆螺栓链接可以方便的跟换由于高温导致变形的工作端,而不用像原来做整体的替换,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勾爪工作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铲形工作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铲形工作部件的侧视图。
图中:1-勾爪工作杆;2-勾爪;3-铲形工作杆;4-铲子;电子枪;9-真空熔炼室11-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真空熔炼炉可替换翻锭装置,包括勾爪工作部件和铲形工作部件,勾爪工作部件和铲形工作部件均固定于真空熔炼室上;勾爪工作部件由勾爪工作杆和勾爪连接组成,铲形工作部件由铲形工作杆和铲子连接组成;所述勾爪工作部件的工作杆和勾爪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铲形工作部件的工作杆和铲子通过螺纹连接,如图1~4所示。
具体工作时,铲形工作端长杆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倾斜,先使用铲形工作端伸入锭坯与坩埚之间的缝隙中,下压长杆炉外把手,使锭坯抬起一定角度再使用勾爪工作端勾住被抬起的锭坯边缘,手动向后拉伸长杆炉外把手,锭坯随勾爪向后翻转,最终翻转360度达到翻锭目的。
本实施例中具体技术参数如表1(单位为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5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钢加热炉前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烧结机柔性侧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