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包长水口快速更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65220.6 | 申请日: | 2015-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7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配学;王延峰;廖利辉;刘贵福;金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56 | 分类号: | B22D41/5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水口 快速 更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更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钢包长水口快速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包长水口包括长水口本体、水口拖圈和氩气软管,钢包长水口通过拖圈上的销轴与机械手连接固定;所述机械手用于支撑长水口。长水口更换麻烦。
目前在连铸工序进行换大包连浇操作时,在长水口从大包下水口处分离后,直接在中包冲击区熔池附近进行清烧,烧除长水口内部的钢、渣。在中包冲击区熔池内进行清烧,烧除的冷钢与钢渣在烧氧过程中被氧化之后直接掉入中包钢水,给中包钢水带来污染,造成铸坯内部夹杂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长水口快速更换装置,该更换装置用于长水口的快速更换,使长水口能快速更换,避免长水口在中包冲击区熔池内进行清烧,减少铸坯中夹杂物的数量并提高铸坯实物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包长水口快速更换装置,包括一支备用的长水口、一个机械手和一个台架,所述备用长水口包括长水口本体、水口托圈和氩气软管,所述台架包括两个子架,备用的长水口置于其中一个子架上;
所述机械手的叉头上设有叉头卡槽,所述子架上设有子架卡槽;所述叉头卡槽、子架卡槽与长水口的水口托圈的销轴相适配。
为了方便长水口的取出与放置,所述叉头前段设计有便于水口托圈进出的叉头卡槽。为了方便长水口的取出与放置,所述子架上设有水口托圈销轴进出的子架卡槽。机械手可在台架上自由取用长水口。
每次中包开浇前,准备两支长水口(含水口托圈、氩气软管),一支装在机械手上并接好氩气管快接,以备开浇首炉使用,另一支预先放在台架的一个子架上,作为备用的长水口。当首炉浇完,卸下氩气快接头,利用机械手前端叉头的叉头卡槽将使用完的长水口移出放置在空置的子架上,让使用完的长水口在中包冲击区熔池外进行清烧;并立即利用机械手前端叉头的叉头卡槽将备用的长水口从子架上取下,接好氩气快接,并将该备用长水口安设在大包下,以用于后一炉大包开浇,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将取下的长水口在中包冲击区熔池外使用“莲篷头”进行清烧,以便第三炉使用,如此循环。避免了烧除的冷钢与钢渣在烧氧过程中被氧化后直接掉入中包钢水,给中包钢水带来污染,减少铸坯内部夹杂物,提高铸坯实物质量;能快速更换长水口,提高了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长水口与子架之间设有便于叉头伸入子架的空隙。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子架横截面为U型。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快速地将原来的长水口从大包处取下,并且能够迅速将准备好的长水口安装好,之后对换下的长水口进行中包外清烧。中包外烧水口能够避免烧氧时产生的氧化钢、渣掉入中包钢水中导致钢水被污染,从而减少铸坯中夹杂物的数量并提高铸坯实物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口托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子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子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机械手叉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机械手叉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长水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子架,2、叉头,3、子架卡槽,4、叉头卡槽,5、长水口,6、销轴,7、水口托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7,一种钢包长水口快速更换装置,包括一支备用的长水口5、一个机械手和一个台架,所述备用长水口5包括长水口本体、水口托圈7和氩气软管,所述台架包括两个子架1,备用的长水口5置于其中一个子架1上;
所述机械手的叉头2上设有叉头卡槽4,所述子架1上设有子架卡槽3;所述叉头卡槽4、子架卡槽3与长水口的水口托圈7的销轴6相适配。
为了便于叉头2取出与放置长水口5进行更换,所述长水口5与子架1之间设有空隙。为了方便长水口5的取出与放置,所述子架1的横截面为U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5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M一体成型电感多穴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压铸机成品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