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空调管片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4167.8 | 申请日: | 2015-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8F1/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叶舟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空调 管片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管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在车载空调中用于冷凝器和蒸发器,其性能和造价对整个车载空调的影响比较大。目前车载空调换热器应用较多的是φ7的光管,采用四边形排布,换热效果有待提高,而且由于国际铜价节节攀升且居高不下,造成换热器成本较高。
一些厂家为了降低空调器的铜用量,采用铝制换热器,ACC管,小管径铜管替代原有较大管径的铜管等。随着环保节能的考虑,空调用冷媒逐渐由R22过渡到R410A,整机中R410A运行压力要比R22高出60%,因此系统性能受冷媒压力损失的影响较小,更适合于采用小管径铜管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管片式换热器,采用更小的管径,能够同时提高基管内外侧的换热能力。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空调管片式换热器,包括基管和基管外围翅片,所述基管外径为5mm,采用叉排方式;所述基管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高度为0.12mm~0.18mm。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采用波纹翅片,厚度为0.11mm~0.12mm。
进一步的,所述基管管厚为0.4mm。
进一步的,同一排上两相邻基管的距离L1=20mm,两排基管间的距离L2=10mm。
进一步的,当翅片用于蒸发器时,翅片间距为1.8mm,当用于冷凝器时,翅片间距为1.6mm。
利用上述实用新型管片式换热器工作时,由于基管管径减小使管外空气侧迎风面背后的静流区域减小,而增加的内螺纹又增加了管内制冷剂的扰流,因此本实用新型管片式换热器能同时提高管内外侧的换热能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管片式换热器通过采用更小直径的换热铜管,减小了管外空气侧迎风面背后的静流区,从而提高了管外侧换热效率;同时,由于管内径的减小,制冷剂充注量相应减小,减少了系统的直接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又通过采用波纹翅片,减小翅片间距,进一步提高了管外侧换热系数。管壁厚度及管径的减小,减轻了换热器的重量,降低了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传统车载空调换热器的改造和优化,在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直径为φ5的管道,对翅片和基管的排布进行优化,相对于改造前的传统车载空调换热器,可以显著改善换热效果,降低成本。与传统采用φ7管的换热器相比,采用φ5管,并对管道和翅片排布进行优化后,在相同的外形尺寸情况下,换热器单位换热能力成本要下降10%~15%,同时换热效果可提高1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空调管片式换热器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管片式换热器,包括基管1和基管外围翅片2。
其中,同一排上两相邻基管1的距离L1=20mm,两排基管1间的距离L2=10mm,采用波纹翅片,呈正方形排列。
基管1直径为5mm,基管1管厚为0.4mm,而且每根基管1内部有内螺纹,内螺纹高度为0.18mm。翅片2厚度为0.115mm,当此翅片2用于蒸发器时,翅片2间距为1.8mm,当用于冷凝器时,翅片2间距为1.6mm。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4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蒸发器
- 下一篇:一种可再生能源集中供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