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311.6 | 申请日: | 201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新区华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H01L23/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体管,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二极管。
背景技术
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diode),它只往一个方向传送电流的电子零件。它是一种具有1个零件号接合的2个端子的器件,具有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使电流流动或不流动的性质。目前市场上的二极管一般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两端的引脚,现有二极管的引脚为插针式金属裸线,安装时将二极管的引脚插入印刷电路板或接线端子中,用焊接的方式将它与电路中的导线相连接。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二极管的容量和体积越来越大,引脚也越来越粗。这样的二极管如需折弯的话就必须要施加较大的力,容易损坏二极管内部结构,导致二极管损坏失效,另外,在接线端子板上进行导线间的连接时,不易控制焊接温度,若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烧坏端子板,还会出现热应力,导致二极管失效;若温度太低,造成虚焊或焊接不牢固,通电后电阻大,功率损耗大。
申请号为20092023475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专业二极管,其包括本体和两个引脚,引脚为金属裸线,两个引脚从本体的两端伸出,两个引脚远离本体端的接线端子均呈弯钩状。这种二极管虽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种二极管在生产包装的过程中,全部堆积在胶箱内的时候,各个二极管之间的引脚会相互勾住,导致不易分离,工人在拿取每个二极管的时候还要特地的将每个二极管进行分离,如果用力过大还会造成引脚变形甚至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极管,能够避免相邻的二极管互相钩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极管,包括本体和两个引脚,所述引脚为金属裸线,两个引脚从本体的两端伸出,两个引脚远离本体端为呈弯钩状设置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的端部向内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接线端与所述延伸部组合呈环状设置,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与接线端抵设,所述延伸部与接线端的连接处设有易于断裂的折断槽。
较佳的,所述折断槽为设置在延伸部单侧的单侧槽。
较佳的,所述折断槽为对称设置在延伸部与接线端两侧的双侧槽。
较佳的,所述折断槽为对称设置在延伸部周壁的环切槽。
较佳的,所述折断槽的深度为所述延伸部的直径的一半。
较佳的,所述折断槽的深度为所述延伸部的直径的四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的接线端的端部向内延伸形成延伸部,接线端与延伸部组合呈环状设置,延伸部的端部与接线端抵设,这样,相邻的二极管之间的接线端就不会钩挂在一起,也就不存在不易分离的问题了。并且,延伸部与接线端的连接处设有易于断裂的折断槽,那么,这样能够保证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延伸部折断,从而使得接线端重新形成钩状,进而方便二极管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本体;2、引脚;21、接线端;22、延伸部;3、折断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二极管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二极管,包括本体1和两个引脚2,引脚2为金属裸线,两个引脚2从本体1的两端伸出,两个引脚2远离本体1端为呈弯钩状设置的接线端21,接线端21钩状的朝向不作具体限定,两个引脚2的钩状朝向可以为同侧,也可以为异侧。接线端21的端部向内延伸形成延伸部22,接线端21与延伸部22组合呈环状设置,延伸部22的端部与接线端21抵设,这样,相邻的二极管之间的接线端21就不会钩挂在一起,也就不存在不易分离的问题了。并且,延伸部22与接线端21的连接处设有易于断裂的折断槽3,那么,这样能够保证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延伸部22折断,从而使得接线端21重新形成钩状,进而方便二极管的安装。
其中,折断槽3为设置在延伸部22单侧的单侧槽,可以是设置在延伸部22靠近接线端21的内侧,或者是设置在延伸部22的外侧。该折断槽3的深度为延伸部22的直径的一半,这样槽深不至于过小,能够保证延伸部22能够被很轻松的折断;并且槽深不至于过大,避免将延伸部22误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新区华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新区华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