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折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233.X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顺之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电池 折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钢壳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中,锂离子电池卷绕后,负极用双铜带引出,内极耳在折弯的过程中可能会挤压隔膜,导致隔膜弯曲变形,甚至内极耳刺穿隔膜,降低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内极耳折叠过程中容易挤压隔膜,导致隔膜变形,甚至将隔膜刺穿,降低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折叠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折叠装置,包括挡针和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挡针连接,在气缸的上端安装有电磁感应器。
所述电磁感应器为CS1-G磁性开关。
所述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丝杠上。
所述挡针为方形挡针。
所述挡针与锂离子电池的内极耳相垂直。
所述挡针与内极耳底端的高度差为1-2mm,且挡针高于内极耳底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芯负极处安装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挡针,挡针与内极耳相垂直且高于内极耳底端1-2mm。电磁感应器检测内极耳的位置,并驱动气缸动作,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档杆伸缩,辅助内极耳折弯成90°,且不与隔膜接触,避免了隔膜受挤压变形甚至被刺穿情况的发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成品率和成产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且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折叠装置,包括挡针2和气缸4。所述气缸4固定在气缸固定丝杠5上。在气缸4的上端安装有电磁感应器3,所述电磁感应器3为CS1-G磁性开关。气缸4的活塞杆与挡针2连接,所述挡针2为方形挡针,挡针2与锂离子电池的内极耳1相垂直,并与内极耳1底端的高度差为1-2mm,且挡针2高于内极耳1底端。
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器3检测到内极耳1的位置后,使气缸4接通气源,气缸4的活塞杆带动挡针2伸长,直至挡针2位于内极耳1底端1-2mm位置处,等内极耳1被折弯后,电磁感应器3使气缸4的气源关闭,气缸4的活塞杆带动挡针2回归原位,重复上述过程,完成所有内极耳的折弯。
实施例2: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折叠装置,包括挡针和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挡针连接,在气缸的上端安装有电磁感应器。
实施例3: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折叠装置,所述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丝杠上。其余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耳的折叠装置,包括挡针和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挡针连接,在气缸的上端安装有电磁感应器。所述挡针为方形挡针。挡针与锂离子电池的内极耳相垂直。并且挡针与内极耳底端的高度差为1-2mm,且挡针高于内极耳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顺之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顺之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安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式挑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