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砂轮开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3161.9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8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何亚格;徐敏宁;刘洋;刘国娟;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砂轮 开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砂轮开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领域,护士在加药、配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用砂轮将安剖颈部刻出划痕,再将其消毒,然后垫酒精纱布将安剖颈部包裹后掰断。圆形的砂轮很难用手握持使力,从而在安剖瓶颈部刻的划痕不深,掰断时很费力,加上要保持无菌操作,在配药量大时,这样操作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非常不便,并且护士在将安剖颈部锯出划痕后会用手直接将其掰断,经常会被安剖瓶划伤,有时候还会把整根的玻璃捏碎,造成手部严重划伤,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医用砂轮开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砂轮开瓶装置,来解目前护士用手掰安剖颈部费力,效率低,并且容易造成手部划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砂轮开瓶装置,包括定位座、固定孔、翻转架、转轴、拉杆、锥形套、砂轮,所述的定位座外形为圆柱形,所述的固定孔位于定位座内部,所述的固定孔为圆形不通孔,所述的翻转架位于定位座顶部,所述的翻转架与定位座转动相连,所述的转轴贯穿定位座和翻转架,所述的转轴与定位座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转轴与翻转架紧配相连,所述的拉杆位于翻转架顶部,且所述的拉杆贯穿翻转架,所述的拉杆与翻转架滑配相连,所述的锥形套位于拉杆底端,所述的锥形套与拉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砂轮位于锥形套内部,所述的砂轮与锥形套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拉杆与翻转架中间还设有拉伸弹簧,所述的拉伸弹簧与翻转架和拉杆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翻转架右端还设有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外形为圆弧形,所述的防护板与翻转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拉杆内部还设有排料孔,所述的排料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拉杆顶部还设有废料袋,所述的废料袋与拉杆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锥形套内部还设有消毒套,且所述的消毒套位于砂轮下端,所述的消毒套与锥形套紧配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医用砂轮开瓶装置,首先将药瓶放置在定位座的固定孔中,转动翻转架,并往上拉动拉杆,使得锥形套往上移动,从而达到锥形套处于药瓶顶部,松开拉杆,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锥形套套在药瓶的按剖颈部,并用手往下压拉杆,同时转动拉杆,从而可达到砂轮与药瓶紧密接触,并且在药瓶的安剖颈部划出一条较深的划痕,通过一只手紧握定位座,一只手紧握翻转架,再稍微用力向左下方掰动翻转架,从而可使得药瓶从划痕处断裂,达到将药瓶打开,药瓶打开后,安剖颈部的上端通过拉杆中排料孔排到废料袋中,因此可防止玻璃碎片划伤手,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通过翻转架和定位座将安剖颈部掰断,代替了直接用手掰,从而达到对护士人员手部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通过翻转架掰时加长了力臂,从而减小了掰瓶的力,从而提高了安剖颈部掰断的效率,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医用砂轮开瓶装置的主剖视图
图2是医用砂轮开瓶装置的左剖视图
定位座1固定孔2
翻转架3转轴4
拉杆5锥形套6
砂轮7拉伸弹簧301
防护板302排料孔501
废料袋502消毒套6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31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吸附制氮机保护装置
- 下一篇:安瓿折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