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多联机构的软组织缝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2982.0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白;丁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麦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王少白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机 软组织 缝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组织缝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针头可以根据手术的需求反复穿刺软组织,直至找到最优化缝合位置后,将留在需要缝合的软组织中的植入性锚针推进的带多联机构的软组织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缝合装置不具备双联或/多联联动推进机构,其针头穿过组织后回拉即挂住前发锚钉,即一次性消耗,然而手术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穿过软组织来确定最优位置,因此现有设计不符合实际临床手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头可以根据手术的需求反复穿刺软组织,直至找到最优化缝合位置后,将留在需要缝合的软组织中的植入性锚针推进的带多联机构的软组织缝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带多联机构的软组织缝合装置,所述带多联机构的软组织缝合装置包括针头、针管、限位槽、后发锚针、前发锚针和顶针,所述前发锚针和后发锚针为留在需要缝合的软组织中的植入性锚针,所述针头为穿刺需要缝合的软组织的部分,所述针管为一中空的管,所述针管上靠近针头的部分开有开口;所述限位槽开在针管上靠近针头的一端;所述顶针通过一推进装置在针管中推动,所述顶针的一端顶在后发锚针的一侧上,后发锚针的另一侧靠近前发锚针,后发锚针和前发锚针之间留有空隙;在整个带多联机构的软组织缝合装置进行软组织缝合之前,所述顶针、后发锚针和前发锚针均位于限位槽的远离针头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后发锚针和前发锚针之间的空隙的距离范围为0.5-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限位槽的宽度范围为0.5-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限位槽的高度范围为0.1-1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多联机构的软组织缝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头可以根据手术的需求反复穿刺软组织,直至找到最优化缝合位置后,将留在需要缝合的软组织中的植入性锚针推进。本实用新型由人工主观推进锚钉,同样的方式重复多发锚钉推进,最后将软组织缝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能有效、准确、更安全的完成缝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需要缝合的软组织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缝合软组织部分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1、针管2、限位槽3、后发锚针4、前发锚针5和顶针6,前发锚针4和后发锚针5为留在需要缝合的软组织中的植入性锚针,针头1为穿刺需要缝合的软组织的部分,针管2为一中空的管,针管2上靠近针头1的部分开有开口201;限位槽3开在针管2上靠近针头1的一端;顶针6通过一推进装置(图中没有显示)在针管2中推动,顶针6的一端顶在后发锚针4的一侧上,后发锚针4的另一侧靠近前发锚针5,后发锚针4和前发锚针5之间留有空隙;在整个带多联机构的软组织缝合装置进行软组织缝合之前,顶针6、后发锚针4和前发锚针5均位于限位槽3的远离针头1的同一侧。
后发锚针4和前发锚针5之间的空隙的距离范围为0.5-3mm,限位槽3的宽度范围为0.5-1.5mm,限位槽的高度范围为0.1-1mm,在实际的现场运用过程中,以上大小范围可以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调整。
缝合时,软组织被缝合装置针头刺穿后,利用顶针6推进双联中的前发锚针过限槽,抽回时软组织挂住前发锚针5,后通过拉紧缝线7,缝合需要缝合的软组织。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后发锚针4和前发锚针5置于限位槽3的后方,如图1和2中的,后发锚针4和前发锚针5置于限位槽3的左边,缝合时,软组织8上需要缝合的缝合口11两侧有缝针区。
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头可以根据手术的需求反复穿刺软组织,直至找到最优化缝合位置后,将留在需要缝合的软组织中的植入性锚针推进。本实用新型由人工主观推进锚钉,同样的方式重复多发锚钉推进,最后将软组织缝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能有效、准确、更安全的完成缝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麦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王少白,未经南京英麦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王少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2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混凝土施工装置
- 下一篇:带旋转立轴的多功能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