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2833.4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柳孟柱;刘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孟柱;刘全 |
主分类号: | H01T13/32 | 分类号: | H01T13/32;H01T13/39;H01T13/54;H01T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3153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点火发动机通过火花塞点燃燃烧室内的空气燃料混合气体。火花塞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如果火花塞不能正确的点燃燃烧室内的空气燃料混合气体,燃烧室内至少会有部分的燃料不能燃烧,这将导致发动机动力的损失,燃油燃烧效率的降低以及碳氢化合物排量的增加。
目前市场上一般使用的火花塞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陶瓷内芯2,陶瓷内芯2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电极3,中心电极3的一端伸出中心电极3之外,在陶瓷内芯2端部还设置有接地电极4,中心电极3和接地电极4之间形成放电间隙。使用时,中心电极3和接地电极4之间放电形成电火花,将燃烧室内的燃油空气混合气体引燃,带动发动机工作。
但是这种火花塞由于直接采用电火花引燃燃烧室内的燃油空气混合气体,点火效率低,燃烧室内的部分燃油不能充分燃烧,导致发动机动力损失,燃油燃烧效率低,碳氢化合物排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中心电极3和接地电极4直接暴露在燃烧室内,燃烧室工作时,内部900℃以上的高温将对中心电极2和接地电极3造成不利影响,大大降低火花塞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火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火花塞。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新型火花塞,包括铁质外壳以及固定安装在铁质外壳内的陶瓷内芯,所述陶瓷内芯内部装有中心电极,所述中心电极的上端伸出陶瓷内芯形成放电末端,所述铁质外壳的头部嵌设有铁帽,铁帽内部为圆柱形空腔,在圆柱形空腔的底部设置有镍垫片,所述放电末端伸入镍垫片中心的通孔处,放电末端与镍垫片之间形成放电间隙;所述铁帽的顶端设置喷火口a。一方面通过设置铁帽将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镍垫片)与燃烧室分隔开,将两个电极缩进铁质外壳内,使得其工作环境得以改善,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铁帽内部圆柱形空腔内的燃油空气混合气体被电火花引燃后迅速膨胀从喷火孔a处喷出将燃烧室内的燃油空气混合气体引燃,喷出的火焰强劲且喷射范围大,创造了高效的点火环境;再者,采用镍垫片作为接地电极材料,其本身具有的抗氧化、耐腐蚀的特性也可有效延长火花塞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喷火口a有多个,多个喷火口a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铁帽的内壁底部设置有3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间隔120°设置;所述铁帽的上部侧壁环绕设置有喷火口b,所述喷火口b由内向外与铁帽侧壁呈60°角斜向下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镍垫片由头部到底部直径逐渐增大,其形状呈中空的圆台形,在镍垫片的底部间隔120°设置有3个连接耳片,所述镍垫片设置在圆柱形空腔的下端,连接耳片嵌入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铁质外壳外壁的中部设置有环形托台a,环形托台a上设置有外垫片,所述外垫片的内径与铁质外壳的外径大小相等,外垫片的外径略小于环形托台a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铁质外壳的内壁在环形凸台处以下部分向外凹陷,从而在铁质外壳内部形成两个直径不同的腔室——直径较小的第一腔室和直径较大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接处的铁质外壳内壁以30°角度发生渐变。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内芯包括直径较小的头部、直径较大的身部和尾部,所述头部和身部的连接处以30°角渐变,所述身部的直径与第二腔室的内径大小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内芯的渐变部分和铁质外壳的渐变部分通过设置铜垫片相抵,所述铜垫片呈中空的圆台形。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内芯的尾部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伸出陶瓷内芯的部分外侧设置有铜螺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铁帽将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镍垫片)与燃烧室分隔开,将两个电极缩进铁质外壳内,使得其工作环境得以改善,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镍垫片作为接地电极材料,其本身具有的抗氧化、耐腐蚀的特性也可有效延长火花塞的使用寿命;
2.在铁帽内部圆柱形空腔内的燃油空气混合气体被电火花引燃后迅速膨胀从喷火孔a处喷出将燃烧室内的燃油空气混合气体引燃,喷出的火焰强劲且喷射范围大,创造了高效的点火环境;
3.镍垫片及铁帽的内壁特殊的结构设置,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不易发生偏移和脱落;
4.陶瓷内芯和铁质外壳内部特殊的结构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得以固定,在两者之间设置铜垫片,有效分散两者之间的压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孟柱;刘全,未经柳孟柱;刘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2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