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61903.4 | 申请日: | 2015-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松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南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粘度 超薄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属于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胶带是由基材和粘结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粘着剂的成份,依不同厂牌、不同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聚合物。
现有的胶带由于黏胶粘附效果不能满足多个领域的应用,由于其粘着剂与被粘附面时直接接触的,且粘着层表面为平面,这样只有一部分胶液明显粘附性较差,但如果单单只是将粘着层表面设为网纹面或者其他有凹槽的面,再将其内部填充胶液,一旦胶液在运输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就会马上凝固,使用时粘着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该胶带具有厚度薄、粘度高的特点,同时取用胶带时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其主要包括胶带主体、承载圈和内圈,所述胶带主体包围着所述承载圈,所述承载圈的内壁中间部分设有内圈槽,所述内圈上设有凸环,所述内圈通过所述凸环卡在所述内圈槽内而连接在所述承载圈的内壁,所述内圈可在所述内圈槽内滑动,所述胶带主体主要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离型膜层和胶粘层,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设置在所述离型膜层的上端,所述离型膜层设置在所述胶粘层的上端,所述胶粘层包括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和丙烯酸油性压敏胶粘剂层,所述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与所述离型膜层层相连接,所述丙烯酸油性压敏胶粘剂层设置在所述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的下端,所述丙烯酸油性压敏胶粘剂层上设有若干个通道,所述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受压后经过所述通道到达物体表面,增强胶带粘度,所述通道垂直于所述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
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0.2-0.4mm。
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0.1-0.3mm。
所述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的厚度为0.2-0.4mm。
所述丙烯酸油性压敏胶粘剂层的厚度为0.3-0.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具有超强的粘度,与物体接触的一面为丙烯酸油性压敏胶粘剂层,上部为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当胶带受压后,丙烯酸油性压敏胶粘剂层的粘度增加,同时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通过通道与物体表面接触,增强胶带的粘度;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及离型膜层均各层厚度均较小,使得胶带厚度较普通胶带薄;
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的承载圈上设有内圈槽,内圈可在内圈槽内转动,在使用胶带时候,使用者直接用手顶住内圈,通过整个胶带旋转选取合适的长度即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的胶带本体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的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粘度超薄胶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胶带主体,2为承载圈,3为内圈,4为内圈槽,5为凸环,6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7为离型膜层,8为胶粘层,9为流动性橡胶粘接剂层,10为丙烯酸油性压敏胶粘剂层,11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松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卓松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1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步进式钻井设备
- 下一篇:谷物提升机皮带打滑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