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61378.6 | 申请日: | 2015-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5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来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台佳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零件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
背景技术
光学零件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倒棱工序,常用的倒棱技术是:把晶片放置在专用的夹具上,通过抽真空吸住晶片进行定位,然后在倒棱机上进行晶片的倒棱加工,但因小规格晶片,表面积太小,真空吸力不够,无法定位,所以无法在倒棱机上进行倒边。现有的倒棱方法是,将小规格晶片放置在一个铁筒内,同时加入绿碳化硅微粉,放置在可以转动的装置上,使铁筒不停旋转,使光学晶片与绿碳化硅微粉在筒内不断的发生摩擦,从而将晶片的棱边磨擦得比较圆滑,达到倒棱效果,该种倒棱方法虽然产量较高,但倒棱量不均匀,由于晶片之间也会相互碰撞,所以崩点、破损不良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
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方形工作台,所述正方形工作台上均布设置有支撑柱,光学零件粘结设置于支撑柱的顶端端面上,所述工作台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工作台的四边处均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方形柱状体。
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零件为水晶或玻璃或磁性材料,光学零件的厚度为0.3-10mm。
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为圆柱状。
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设置有8个,每边各设置有两个,且定位块呈长方体设置。
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高度等于支撑柱和光学材料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多个支撑柱,便于用胶水将镜片粘结设置在支撑柱的顶端,从而实现光学零件在倒棱机的倒棱,提高工作效率,限位柱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晶片在倒棱过程中被压碎,从而降低晶片的破碎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撑柱,3-限位柱,4-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零件倒棱夹具,应用于水晶、玻璃、磁性材料等小尺寸晶片的倒棱。包括正方形工作台1,正方形工作台1上均布设置有支撑柱2,多个支撑柱2整体组成正方形,支撑柱2为方形柱状体,光学零件通过胶水粘结设置于支撑柱2的顶端端面上,光学零件为水晶或玻璃或磁性材料,光学零件的厚度为0.3-10mm,为防止在粘结晶片的过程中压破晶片,在工作台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限位柱3,该限位柱3为圆柱状,且限位柱3的高度等于支撑柱2和光学材料的厚度之和。在倒棱机进行倒棱过程中,需要对工作台1进行定位,因此在工作台1的四边处均设置有长方体定位块4,且定位块4设置有8个,每边各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光学零部件按照顺序放置在托盘内,然后将支撑柱2的顶端均涂覆胶水,将托盘倒扣过来,确保各光学零件的中心位置均与支撑柱2的顶端粘结,然后将粘结有光学零件的工作台1通过定位块4放置在倒棱机上进行倒边,该倒边技术,效率高、倒边效果好,破损率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台佳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台佳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1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砂轮机的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度定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