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61248.2 | 申请日: | 2015-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6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卢云祥;尤建国;韩浚遥;王振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华宝塑胶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池 复合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驱动是通过电池模组联结来实现的,电池模组由单体电池块通过串联或者并联并由模式控制电路联结为整体。由于铜的导电性能和耐高温性较好,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用铜作为电池模组的电极板。但用铜做电极板的缺点是成本较高。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极板,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之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包括铜板端与铝柱端,铝柱端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基部及自基部的中央位置向上延伸的圆柱状的支撑部,铜板端呈圆柱状结构,包括共轴的且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延伸部、底部、中间部及顶部,底部的直径大于顶部的直径,顶部的直径大于中间部的直径,中间部的直径大于延伸部的直径,支撑部的中央位置设有凹孔,所述凹孔呈上小下大的形状,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凹孔内并与所述支撑部通过冷墩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铜板端与铝柱端固定在一起后,铜板端的延伸部被加工成上小下大的形状填满铝柱端的凹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基部设有相对的一对第一侧边及连接第一侧边的一对第二侧边,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的长度,一对第一侧边分别设有一缺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缺口的中心线与支撑部的中心线共线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基部设有靠近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连接处的一对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支撑部位于一对贯穿孔之间且三者的中心线共线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底部的直径等于铝柱端的支撑部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顶部大致中央的位置设有凹陷。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设有铜板端与铝柱端,铝柱端设有凹孔,铜板端设有收容在所述凹孔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通过冷墩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的顶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的铜板端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的铝柱端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沿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包括铜板端1及与铜板端1焊接在一起的铝柱端2。
铝柱端2包括呈长方体结构的基部21及自基部21的中央位置向上延伸的圆柱状的支撑部22。基部21设有相对的一对第一侧边23及连接第一侧边23的一对第二侧边24。第一侧边23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24的长度。一对第一侧边23分别设有一缺口25。缺口25的中心与支撑部22的中心共线设置。基部21设有靠近第一侧边23与第二侧边连接处的一对贯穿孔26。支撑部22位于一对贯穿孔26之间且三者的中心线共线设置。支撑部22的中央位置设有凹孔27,所述凹孔27上小下大设置。
铜板端1呈圆柱状结构,包括共轴的延伸部14、底部10、中间部11及顶部12。中间部11位于底部10与顶部12之间。底部10的直径大于顶部12的直径,顶部12的直径大于中间部11的直径。延伸部14自底部10向下延伸设置。延伸部14的直径小于中间部11的直径。底部10的直径等于铝柱端2的支撑部22的直径。顶部12大致中央的位置设有凹陷13。
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制造时,铜板端1的延伸部14组装入铝柱端2的凹孔27内并通过冷墩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铜板端1与铝柱端2固定在一起后,铜板端1的延伸部14被加工成上小下大的形状填满铝柱端2的凹孔27。
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池的复合电极设有铜板端1与铝柱端2,铝柱端2设有凹孔27,铜板端1设有收容在所述凹孔27内的延伸部14,所述延伸部14与铝柱端2通过冷墩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降低了成本。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华宝塑胶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华宝塑胶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1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