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包快换油缸的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0926.3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邓翊;刘海;袁作新;彭翾;李金勇;朱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F16L27/093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包快换油缸 旋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缸安装和拆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包快换油缸的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中包快换水口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中包水口到达使用周期后在线对中包水口进行更换,从而大大延长了中包的使用寿命,减低了中包耐火材料的消耗,减低了费用,同时提高了连铸生产作业效率。所以中包滑板快换系统的稳定工作在整个连铸生产系统中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而中包水口的快换系统是靠液压油缸来完成的,由于整个中包在生产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重新修复耐火层,快换油缸就不能直接固定在中包上,所以每次在更换中包前要将快换油缸拆下,待新中包吊装至中包车上后在将快换油缸重新安装到中包上。快换油缸要根据中包的使用周期进行拆卸和安装,如果使用固定接头会导致油缸安装方便和油缸软管扯住,会对整个安装过程造成很对麻烦,同时还可能导致接头松动,造成液压系统泄漏故障,对中包快换系统造成影响,中包快换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旋转接头,以有效解决中包快换系统油缸的装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包快换油缸的旋转接头,通过旋转接头的旋转特性,方便作业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包快换油缸的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体和固定体,所述旋转体为开有中心通孔的块状结构,旋转体的底部设有外螺纹连接管,所述固定体为一端设有外螺纹的圆柱结构,固定体的一端开有锥形盲孔,固定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通孔并通过止挡装置与旋转体相连,固定体的一端通过螺母与旋转体相抵接,固定体上与旋转体两端接触处设有密封装置,固定体上与中心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锥形盲孔相贯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止挡装置包括挡圈和卡簧。
按上述方案,所述密封装置为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安设于所述固定体上设有的密封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中包快换油缸的旋转接头,在保证旋转接头密封的前提下,能有较好的旋转灵活度,确保操作人员在装拆油缸操作时能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旋转体,2.固定体,3.外螺纹连接管,4.锥形盲孔,5.通孔,6.挡圈,7.卡簧,8.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中包快换油缸的旋转接头,包括旋转体1和固定体2,旋转体为开有中心通孔的块状结构,其底部设有外螺纹连接管3,固定体为一端设有外螺纹的圆柱结构,其一端开有锥形盲孔4,另一端穿过中心通孔并通过止挡装置与旋转体相连,止挡装置包括挡圈6和卡簧7,卡簧安设于固定体上设有的卡簧槽中,防止旋转接头在工作时旋转体和固定体两部分脱开,固定体的一端通过螺母与旋转体相抵接,固定体上与旋转体两端接触处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橡胶密封圈8,橡胶密封圈安设于固定体上设有的密封槽中,防止液压油液从旋转接头中泄漏,固定体上与中心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开有通孔5,通孔与锥形盲孔相贯通。
旋转接头通过固定体的外螺纹一端与在线设备(如油缸、气缸)相连,旋转体上的外螺纹连接管则连接软管,方便在线设备可以自由的旋转和移动,以满足需要旋转和移动设备的工况要求,能源介质通过软管进入旋转体内部空腔,再通过固定体内的通孔和锥形盲孔进入油缸或气缸本体,固定体和旋转体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确保旋转接头不发生泄漏,固定体2插入在旋转体内,利用挡圈和卡簧可以有效防止固定体和旋转体在旋转时脱落。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旋转接头既能实现旋转功能,还有效的杜绝了因接头泄漏造成的故障,方便油缸周期性的拆卸和安装,使中包快换系统能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0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