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用导管一体成型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9633.3 | 申请日: | 201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刘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2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导管 一体 成型 加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导管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用导管一体成型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麻醉导管规格有多种,并且由于用到医用上面,也就导致精度要求很高,特别是医用管的内孔。在生产麻醉细管方面,目前技术主要体现:工艺复杂,模具复杂。对于生产内径才小于0.5mm的麻醉导管,目前很多厂家都是以包覆的形式生产(把塑胶包在细丝上面),然后在切断之后把细丝抽出来,形成内孔。工艺复杂。这样对细丝(钢丝和铜丝等)很浪费,还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导管一体成型模具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用导管一体成型加工模具,包括模体,所述模体一端包括一过滤板,另一端包括口模;所述模体内包括分流梳及芯模,所述芯模内置医疗针。
特别的,所述模体靠近所述口模一端外侧设有压盖。
特别的,所述医疗针左侧开口处包括机米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用导管一体成型加工模具,用医用针来做医用针直径的规格选用了0.4mm和0.5mm,通过计算收缩比例缩放口模尺寸,最小能做到0.08mm内径的导管,便可以直接拉出成型;在外径定型方式上由包钢丝直接冷却改成了抽真空冷却方式,并针对产品设计对应的定型套,产品简单成型,不需要太多的后续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有效满足一体式挤出工艺的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过滤板,2模体,3分流梳,4芯模,5机米螺丝,6医疗针,7口模,8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上述工艺的模具,包括模体2,所述模体2一端包括一过滤板1,另一端包括口模7;所述模体2内包括分流梳3及芯模4,所述芯模4内置医疗针6。
所述模体2靠近所述口模7一端外侧设有压盖8。所述医疗针6左侧开口处包括机米螺丝5。
本实施例技术原理如下:
采用了传统做导管方式的方法,在模具上采用和传统方式一样,结构由模体、分流梳、口模、芯棒、压盖组成,但是由于内孔比较细,我们把芯棒的成型段改成了用医疗针来做医疗针直径的规格选用了0.4mm和0.5mm,通过计算收缩比例缩放口模尺寸,最小能做到0.08mm内径的导管,便可以直接拉出成型;在外径定型方式上由包钢丝直接冷却改成了抽真空冷却方式,并针对产品设计对应的定型套,产品简单成型,不需要太多的后续工作。
目前生产小于0.5细管尺寸极其不稳定,且这类型的导管是壁厚大于内径,生产过程中会导致内径或外径时大时小,切断长度追踪也不稳定。在此,我们针对牵引的方式和结构和精度进行了改变,由原来的单电机带动橡胶带牵引改成了由双电机带动PU带牵引,并且PU带表面进行了平磨,对此精度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9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斜式强制喂料机
- 下一篇:一种电池后盖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