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部件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9578.8 | 申请日: | 201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7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易永光;黄仕旭;谢巨;祖恩辉;王绥学;陆俊明;陈焕坤;蒋芳叶;罗元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2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件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验仪器,特别是一种船用部件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厂常规的管子检验方法主要有2种:
(1)在地上使用圈尺度直接在管子上直接测量出各弯曲节点的长度,圆规测出角度。
(2)在平台上把管固定好,用直尺测量管子的X,Y,Z,尺寸,来校对管子的正确度。
虽然以上2种检验方法都比较方便,但由于管子是3D立体软件放样出来的在制作完成后再测量,因而管子在测量过程易移动,而且操作人员的不同,用直尺、角尺、圆规等测量具是很难准确检验出管子的正确性,因而测量精度不高,存在很大的误差,特别在三个角度弯曲的位置,管子装船后,才发现错误,修改成本增加,延长造船期,特别现代的模块式造船每根管子和阀件的定位都必须十分的准确,对于现代造船业,设计软件先进,数字化制造,检验工具还是以前落后的方法。很难适应现代模块的造船。
本实用新型机校检平台仪的目主要是解决管子检验精度不高,操作不便,检验成本高的问题,并研究管子的快速模拟安装,检验投影仪的结构形式和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通用性,从而使检验人员快速、准确校验成品管子或管子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船厂管子的制作质量,降低人工成本,缩短造船周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要应用于船舶管子在车间内场制作完成后或管子制作过程中检验管子制造的正确性的校检平台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用部件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平台及若干测量装置,所述固定安装平台包括带X刻度线、Y刻度线的水平基准板及与水平基准板垂直的垂直基准板构成,所述垂直基准板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管件安装法兰的连接孔,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刻度柱、及能够固定于水平基准板上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面板,所述刻度柱上设有可沿刻度柱上下滑动的红外线投影器,刻度柱下端固定有旋转角度盘,所述旋转角度盘与面板连接且可相对于面板转动。
所述红外线投影器包括导向环,导向环上设置有发射器座及旋转手柄,所述发射器座上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
所述导向环通过蝶形螺钉锁紧于刻度柱上。
所述底座内设有电磁装置及控制该电磁装置的控制开关。
所述底座上设有十字刻度线,所述刻度柱及旋转角度盘的轴心投影与十字刻度线的十字中心点重合。
所述旋转角度盘底部带有凸台止口,且所述面板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凹槽止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一种船用部件的测量装置主要是通过固定被测物体,模拟船上安装,使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投影的方式,把正确的投影线直接投影在被测物体的相应点上,得出测量的坐标,算出验出物体的实际尺寸数据,通过与设计数据对比而直接检验出物体的尺寸的正确性,结构简单、低成本、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通用性强,从而大大降低管子的制作错误,谢绝错误伸续到下一个制造工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大大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作视图;
图2是测量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3是底座的剖视图;
图4是红外线投影器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部件的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平台2及若干测量装置1,固定安装平台2相对比较简单,它是由垂直基准板和水平基准板两部件组成,垂直基准板宽为2米,高为1.5米,水平基准板上钻有两种规格的连接孔,孔径分别是φ11mm和φ21mm,可以复盖DN150以下的管径快速安装。安装方法为:以管子的安装法兰孔为标准找到水平基准板上相配的孔,直接使用两支螺栓或两支螺栓以上连接。水平平台长3米,宽2米,表面刻有等距10mm的纵、横线为刻度线,以作测量装置X和Y方向的尺寸快速定位,方便用卷尺和直尺快速定出管子的X和Y方向尺寸数据。设备安装时必须保证装置两个要求,垂直基准板与水平基准板;水平基准板水平。
测量装置1按功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固定用的底座,二、旋转测量部分,三、红外线投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9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