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排筒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9515.2 | 申请日: | 201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0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威市汇丰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4000 云南省曲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型排筒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培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稳固且容易拆装的改良型排筒架。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生产中,传统的菌筒排放方式是把菌筒放在地面上,食用菌养殖棚的气流水致使地面潮湿,菌筒在地面摆放通风、采光效果都不好,直接影响食用菌生长、产量,直接影响企业和老百姓的经济效益。专利号为20111032331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排筒架,具有架脚、直杆、横杆、铁钉,直杆为两根,每根长6-10米,在直杆上每隔2.5米设置一根木质架脚,架脚的粗细为5-7厘米,长50厘米,打入土中20厘米,在直杆上每隔20厘米处,钉上一只铁钉,钉头露出直杆2厘米,在靠钉头处排放直径2-3厘米、长度比畦床宽10厘米的木条或竹竿作为横杆,供排放菌筒用。横杆两侧交叉斜靠菌筒,使得通风采光都较好,但是横杆只有一侧靠在钉头上,若在钉头一侧的菌筒过多,横杆另一侧又没有支撑的地方,很容易发生倾翻,且菌筒靠在一根光杆上,也容易侧翻,影响到食用菌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固且容易拆装的改良型排筒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木桩、直杆和横枕,所述直杆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直杆下端固接木桩的上端,所述直杆上设置多组铁钉,每组铁钉为两颗且其间距为8~20cm,所述两根直杆上的铁钉对应设置,所述两根直杆上对应的两组铁钉卡接一横枕,所述横枕两侧交叉设置菌筒槽。
所述木桩下端设置尖头。
所述横枕的宽度与每组铁钉之间的距离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四颗铁钉卡住横枕的两端,这样横枕两侧的菌筒数量不一致也不会发生倾翻,另外横枕两侧交叉设置与菌筒大小相适应的菌筒槽,能使菌筒“站稳”不发生侧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固且容易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木桩,2-直杆,3-横枕,31-菌筒槽,4-铁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木桩1、直杆2和横枕3,所述直杆2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直杆2下端固接木桩1的上端,所述直杆2上设置多组铁钉4,每组铁钉4为两颗且其间距为8~20cm,所述两根直杆2上的铁钉4对应设置,所述两根直杆2上对应的两组铁钉4卡接一横枕3,所述横枕3两侧交叉设置菌筒槽31。
所述木桩1下端设置尖头。
所述横枕3的宽度与每组铁钉4之间的距离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四颗铁钉4卡住横枕3的两端,这样横枕3两侧的菌筒数量不一致也不会发生倾翻,另外横枕3两侧交叉设置菌筒槽31,能使菌筒“站稳”不发生侧翻,横枕3的宽度与每组铁钉4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有助于卡紧横枕3,避免了横枕3在每组铁钉4之间滑动,木桩1下端设置尖头,有助于轻松打入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威市汇丰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宣威市汇丰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9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盲管排盐防涝系统
- 下一篇:一种增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