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8617.2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4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史继伟;张增磊;赖青山;闵威;罗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钢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轧板带生产车间的推钢机。
背景技术
在热轧板带生产线的板坯上料区及中间坯输送区等处都设置有推钢机,用于将板坯推至上料辊道或者推离原输送辊道。由于推钢机油缸所需行程太长,导致油缸的活塞杆稳定性较差,当遇到较大冲击载荷时导致油缸活塞杆易弯曲变形,同时反复冲击导致油缸漏油,油缸的维护工作量较大,同时带来对能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推钢机,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推钢机,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推钢机,包括第一立架、第二立架、推头、推杆、固定齿条、传动齿轮及可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杆;所述推杆包括活动齿条段和两滑杆段,两所述滑杆段分列所述活动齿条段两侧且分别水平滑设于所述第一立架和所述第二立架上,所述固定齿条平行设于所述活动齿条段下方,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活动齿条段及所述固定齿条啮合;所述第一立架靠近推钢侧,所述推头固定于所述推杆靠近所述第一立架的一端,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转轴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立架和所述第二立架上均设有导向套,两所述导向套同轴设置且轴向为水平向,两所述滑杆段分别对应穿设于两所述导向套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驱动杆为油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通过连杆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转轴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油缸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架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立架、所述第二立架及所述固定齿条均固定于车间基础平面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推头为中空结构,中空部分形成冷却水腔,所述推头的正对的两侧面上,于其中一侧面上设有冷却水进口,于另一侧面上设有冷却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传动齿轮、活动齿条与固定齿条配合可使得推杆获得行程为驱动杆行程的两倍,用短行程的驱动杆实现了长行程的推钢动作,驱动杆行程节省一半,有效提高驱动杆的工作稳定性和抗冲击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推钢机结构简单,设备投资费用低、通用性强、耐冲击、易于维护、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钢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推钢机,包括第一立架2、第二立架4、推头1、推杆3、固定齿条5、传动齿轮6及可作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杆7;所述推杆3包括活动齿条段31和两滑杆段,两所述滑杆段分列所述活动齿条段31两侧且分别水平滑设于所述第一立架2和所述第二立架4上,所述固定齿条5平行设于所述活动齿条段31下方,所述传动齿轮6分别与所述活动齿条段31及所述固定齿条5啮合;所述第一立架2靠近推钢侧,所述推头1固定于所述推杆3靠近所述第一立架2的一端,所述驱动杆7与所述传动齿轮6的转轴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立架2、所述第二立架4及所述固定齿条5均优选为固定于车间基础平面上,传动齿轮6由固定齿条5支撑且沿该固定齿条5水平移动;驱动杆7可采用电驱动方式,即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机等,也可采用液压驱动方式,即所述驱动杆7为油缸8的活塞杆7,所述活塞杆7通过连杆与所述传动齿轮6的转轴连接。进一步地,上述驱动器件(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等,或油缸8)固定在第二立架4上。
本推钢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活塞杆7向推钢侧伸出时,带动传动齿轮6向推钢侧移动,同时传动齿轮6通过与固定齿条5的啮合,带动与之相啮合的活动齿条段31向推钢侧平行移动,即带动推杆3及推头1向推钢侧水平移动,完成推钢动作,推头1推出的行程为活塞杆7行程的两倍。当活塞杆7缩回时,带动推杆3及推头1完成复位动作,推头1缩回的行程为活塞杆7行程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8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