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着色复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7852.8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9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细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凯光缆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12 | 分类号: | C03C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着色 复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着色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光纤着色复绕机。
背景技术
着色工艺生产线的目的是给光纤着上鲜明、光滑、稳定可靠的各种颜色,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地辩认光纤。
着色工艺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光纤及着色油墨,着色油墨颜色按行业标准分为12种,其中按广电行业标准及信息产业部标准规定的色谱排列是不一样的,广电标准的色谱排列如下:本(白)、红、黄、绿、灰、黑、蓝、橙、棕、紫、粉红、青绿,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的色谱排列如下:蓝、桔、绿、棕、灰、本(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允许使用本色代替白色。现本公司采用的色谱排列按广电标准进行,在用户要求时也可按信息产业部标准色谱排列。在用户要求每管光纤数在12芯以上时,可根据需要使用打条码等工艺对光纤进行区分。
目前,对光纤进行着色固化生产时,需要进行放线、着色、固化、收线等工序,现有技术中,这些工序的完成一般是由人工辅助机器完成,自动化程度低,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着色复绕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光纤着色固化工艺由人工辅助机器完成的方式存在耗费人力、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着色复绕机,包括有机架、光纤放线机构、着色机构、固化机构、自动压料机构、牵引机构、收线排绕机构、氮气控制机构、张力舞蹈轮机构以及人机操作界面;该光纤放线机构、着色机构、固化机构、自动压料机构、牵引机构、收线排绕机构、张力舞蹈轮机构和氮气控制机构均设置于机架外,该着色机构位于固化机构之输入口的上方,该光纤放线机构位于机架上端外部,该自动压料机构位于机架中外部,自动压料机构连接着色机构,该牵引机构和收线排绕机构位于固化机构之输出口的外侧,该氮气控制机构连接固化机构,该人机操作界面设置于机架上,人机操作界面控制光纤放线机构、着色机构、固化机构、自动压料机构、牵引机构、收线排绕机构和氮气控制机构工作。
优选的,所述固化机构竖向设置,该着色机构位于固化机构的正上方,该光纤放线机构位于机架上端外部,该自动压料机构位于机架中外部,该牵引机构和收线排绕机构位于机架的下端外部。
优选的,所述光纤放线机构设置导引轮和张力舞蹈轮机构。
优选的,所述光纤收线排绕机构设置导引轮和张力舞蹈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利用各个装置和机构,自动完成放线、着色、固化和收线等工序,实现了对光纤着色固化全过程的自动生产,取代了传统之采用人工辅助机器完成的方式,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参与,减少了人力耗费,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着色固化效果更好,为生产企业带来更多效益。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侧向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1、机架12、光纤放线机构
13、着色机构14、固化机构
15、自动压料机构16、牵引机构
17、收线排绕机构18、氮气控制机构
19、人机操作界面20、张力舞蹈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1、光纤放线机构12、着色机构13、固化机构14、自动压料机构15、牵引机构16、收线排绕机构17、氮气控制机构18、人机操作界面19以及张力舞蹈轮机构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凯光缆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凯光缆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7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尸体蒸煮搅拌釜
- 下一篇:一种硬质可钢化离线双银Low-E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