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套管气集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7544.5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西江;孙庆宇;朱明军;许军;孙道军;曲高川;刘晓东;王传喜;王柯;张建国;周吉利;王英伟;杨涛;曲东起;程元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玺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套管 气集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油气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井套管气集收 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正常生产时套管气因压力低而无法进入集油干线,目前油井套管气 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排入大气中,这不但污染大气环境,而且严重浪费 天然气资源;二是对套管气比较大的井采用油套连通憋压的方法回收套管气, 该方法虽然可以回收一定的天然气量,但当套管压力要从0MPa憋压逐渐增大 时,油层液面逐渐降低,油井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井套管气集收装置,有效 的解决了目前油井套管气处理过程中,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回收 效果较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井套管气集收装 置,包括箱体、油气分离器、自动排液器、硫化氢过滤器、二级稳压分离器、 压缩机和集油管,上述油气分离器通过支架安装在箱体内,上述压缩机安装 在箱体内,上述集油管固定在箱体内壁上,上述自动排液器安装在油气分离 器下端并连通油气分离器底部,上述油气分离器上部通过管道连通二级稳压 分离器,上述硫化氢过滤器安装在油气分离器上部与二级稳压分离器连通的 管道上,并连通该管道,上述二级稳压分离器通过管道连通压缩机入口,上 述压缩机出口通过管道连通集油管。
作为优化,上述油气分离器与二级稳压分离器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止回 阀。
作为优化,上述压缩机出口与集油管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计量表。
作为优化,上述油气分离器上还设置有进气管,上述进气管穿过并伸出 箱体。
作为优化,上述集油管上还设置有出油口,上述出油口穿过并伸出箱体。
作为优化,上述压缩机还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皮带转轮,上述皮带转轮设 置在箱体外,上述传动轴穿过箱体与皮带转轮连接。
作为优化,上述上述压缩机和皮带转轮之间还连接有离合器。
作为优化,上述进气管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化,上述进气管外安装有压力变更控制器,上述压力传感器与压 力变更控制器信道连接,用于检测进气管内气体压力,并将压力信号发送给 压力变更控制器,上述压力变更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上述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套管气集收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的回收 油井套管气,增加了原油产量,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井套管气集收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井套管气集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为箱体,2为油气分离器,3为自动排液器,4为二级稳压分离器,5 为压缩机,6为集油管,7为止回阀,8为计量表,9为进气管,10为出油口, 11为皮带转轮,12为离合器,13、压力变更控制器,14、硫化氢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井套管气集收装置包括箱体 1、油气分离器2、自动排液器3、硫化氢过滤器14、二级稳压分离器4、压 缩机5和集油管6,上述油气分离器2通过支架安装在箱体1内,上述压缩 机5安装在箱体1内,上述集油管6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上述自动排液器 3安装在油气分离器2下端并连通油气分离器2底部,上述油气分离器2上 部通过管道连通二级稳压分离器4,上述硫化氢过滤器14安装在油气分离器 2上部与二级稳压分离器4连通的管道上,并连通该管道,上述二级稳压分 离器4通过管道连通压缩机5入口,上述压缩机5出口通过管道连通集油管 6。
上述油气分离器2与二级稳压分离器4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7。
上述压缩机5出口与集油管6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计量表8。
上述油气分离器2上还设置有进气管9,上述进气管9穿过并伸出箱体 1。
上述集油管6上还设置有出油口10,上述出油口10穿过并伸出箱体1。
上述压缩机5还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皮带转轮11,上述皮带转轮11设置 在箱体1外,上述传动轴穿过箱体1与皮带转轮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玺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营玺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7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