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动作的自动化绕带工艺的工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6988.7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宇;王静;郦国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04 | 分类号: | B65B13/04;B65B13/16;B65B13/20;B65B2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叶志坚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陶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作 自动化 工艺 工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多动作的自动化绕带工艺的工作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业、家电制造业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出行,早已离不开飞机、高铁、动车、火车、汽车、轮船基本的交通工具,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也是我们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飞机、火车、汽车的线束需要包胶带作业从而在线束的防灰、防尘、防水、放老化等方面做出保护,空调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对连接主机和外机的管道进行缠绕保护带防止线束的老化等,家电行业的制作过程中也需要对内部连接线进行绕带固定,因此,绕带、缠带、包胶等工艺存在于交通、家电等多个领域,已和我们的工业应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大多数的绕带、缠带、包胶等工艺多采用人工操作,操作过程欠缺相关的绕带工艺要求和规范,工人多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熟练程度进行相关的绕带操作,随意性强,既无法保证绕带的质量,也无法为绕带工艺自动化提供有力的参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业4.0的逐步普及,人工绕带终将被自动化所替代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绕带工艺的反复观察和多次创新试验,提出将绕带工艺进行分解,分别为:拢线、粘带、绕带、切带等,并分别介绍了每个分解工艺的要求、指标,并给出相关的图解。将绕带进行自动化分解,给出相关的参考结构,很大程度上为后期绕带工艺的自动化设计提供参考,指明了方向。各个工艺之间又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关组合,提高了该工艺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加速绕带工艺的自动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手工绕带、缠带、包胶等工艺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工序混乱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动作的自动化绕带工艺的工作机构。
基于多动作的自动化绕带工艺的工作机构,其中多动作分别为拢线动作、粘带动作、绕带动作、切带动作;拢线动作、粘带动作、绕带动作、切带动作对应的机构为拢线机构、粘带机构、绕带机构、切带机构;
所述的拢线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轴、拢线固定装置、拢线装置、拢线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于拢线固定装置上,且连接杆能够在连接轴垂直的方向上自由转动;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拢线装置固定于拢线动力驱动装置上并由拢线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开合动作。
所述粘带机构包括粘带固定装置、胶带、粘带驱动装置、粘线板;粘线板通过驱动装置固定于粘带固定装置上;粘带驱动装置包括基座、驱动板和动力源,基座固定设置在粘带固定装置内侧壁上,驱动板与基座活动连接,驱动板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能够以基座为支点上下摆动;粘带固定装置为U型,且其底部开有缝隙;胶带的一端穿过粘带固定装置的缝隙,然后从粘带固定装置的U型口穿出;粘带驱动装置能够通过驱动板的上下摆动使得粘线板上下移动。
所述的绕带机构包括胶带体、胶带轴、旋转装置、胶带轴固定装置、配重装置、绕带动力装置、胶带导向装置;旋转装置与绕带动力装置相连接,并由绕带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旋转装置开有U型口,胶带轴固定装置、配重装置分别固定于旋转装置的U型端口的两外侧壁上,胶带体固定于胶带轴上,且胶带轴固定于胶带轴固定装置上,且胶带轴能够以轴为中心自由旋转;胶带导向装置固定于旋转装置的U型端口的对侧。
所述的切带机构包括切带固定板、固定连接装置、伸缩连接装置、刀片、切带动力驱动装置;切带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或者移动的物体上面,固定连接装置固定在切带固定板上,伸缩连接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固定装置内,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伸缩;另一端与刀片和切带动力驱动装置相连;刀片的由切带动力驱动装置驱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将绕带工艺进行拢、粘、绕、切等动作分解,给绕带工艺的自动化提供了可行性,有利于加速绕带工艺的自动化进程,早日解放人类双手。
2.本实用新型给出了拢、粘、绕、切等四个动作的基本的设计示意图,在很大程度上给设计者将拢、粘、绕、切等四个动作用自动化实现的设计方向和思路,便于后期的拢、粘、绕、切四种自动化机构的设计。
3.本实用新型中拢、粘、绕、切等四个基本动作与上料、下料工艺可以相互组合,满足因不同场合、不同线束、不同胶带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绕带工艺要求及生产端的实际情况,在绕带场所具有普适性。
4.本实用新型中,给出了拢、粘、绕、切等四个基本动作与上料、下料工艺的几种基本组合并对适用情况进行说明,对后期人员研究绕带工艺和将绕带工艺的自动化实现具有启示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拢线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6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