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湿式气动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6522.7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权忠;聂政;谢辉;方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创奇监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02;E21F5/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504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湿式 气动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除尘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矿山采掘工作面和支持巷道中的除尘或通风的矿用湿式气动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井下掘进采煤环境中灰尘较大,这不仅影响工人的视线,更使井下作业人面临粉尘爆炸和尘肺病的风险。现有技术中,在矿山采掘工作面和支巷道中使用的除尘方式大多是直接喷水,或是采用电动除尘风机,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有效率低下、风量小、通风效果不理想;不仅如此,电动除尘风机在湿气较重的环境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通风量和除尘效果的矿用湿式气动除尘器,从而能够有效改善井下采煤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种矿用湿式气动除尘器,包括:在气水混合筒的前端装有聚风罩;安装在气水混合筒中的气动马达处在聚风罩所在的一端,所述气动马达为同轴双端输出马达,安装在气动马达的前端输出轴上的前端叶轮是处在聚风罩所在一侧,安装在气动马达的后端输出端上的后端叶轮是处在气水混合筒的前端;在所述气水混合筒上,位于所述前端叶轮和后端叶轮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前端喷雾装置,位于所述气水混合筒的中部,并处于所述后端叶轮的后方设置有后端喷雾装置,处在所述后端叶轮后部的气水混合筒中设置有导流除尘器;其特征是:
在所述聚风罩与所述前端叶轮之间的气水混合筒上,设置有降尘液设备,以所述降尘液设备中的降尘液形成对所述气水混合筒中粉尘的快速降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矿用湿式气动除尘器的特点也在于:
所述导流除尘器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滤芯和位于气水混合筒的内侧壁上的螺旋导流环,所述螺旋导流环是处在所述滤芯的外围;所述滤芯平行设置有多道。
在所述气水混合筒的尾部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口。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在聚风罩入口处设置有降尘液设备,使得其中的降尘液能与粉尘快速吸附结合,实现了对矿山生产环节中产生的粉尘瞬间高效的湿润,增加了粉尘自身的重量,加速沉降,从而降低了矿山各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提高了降尘效果。
2、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爆、防静电、安全可靠、节水高效、通风量大,除尘效果好的特点,采用双叶轮结构,通风量大,显著提高了处理灰尘的能力,且合理布置喷雾装置,包括在前端叶轮和后端叶轮之间设置前端喷雾装置,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从而彻底的清除工作环境中大量的粉尘危害,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导流除尘器的设置使得在气水混合筒内侧壁上的水雾及灰尘能够降速凝聚,更加有利于灰水混合,同样可提高除尘效果,并将滤芯设置为多道,可以有效提高灰尘与水碰撞的机会,更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中导流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导流除尘器横断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导流环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聚风罩;2a前端叶轮;2b后端叶轮、3前端喷雾装置;4气动马达;5消音器;7气水混合筒;8吊钩;9导流除尘器;9A螺旋导流环;9B滤芯;10排污口;11油雾器;12进气口;13降尘液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矿用湿式气动除尘器,包括:在气水混合筒7的前端装有聚风罩1;安装在气水混合筒7中的气动马达4处在聚风罩1所在的一端,气动马达4为同轴双端输出马达,安装在气动马达4的前端输出轴上的前端叶轮2a是处在聚风罩所在一侧,安装在气动马达4的后端输出端上的后端叶轮2b是处在气水混合筒7的前端;在气水混合筒7上,位于前端叶轮2a和后端叶轮2b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前端喷雾装置3,位于气水混合筒7的中部,并处于后端叶轮2b的后方设置有后端喷雾装置6,处在后端叶轮2b后部的气水混合筒7中设置有导流除尘器9;在气水混合筒7的尾部底板上设置有排污口10;图1中的吊钩8用于吊装除尘器,消音器5是为降低气动马达的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创奇监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创奇监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6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