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钣金挂钩及包括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6470.3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渊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0 | 分类号: | B62D27/00;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挂钩 包括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钣金挂钩及包括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车身钣金挂钩大多为钣金加钢丝的复合结构,一般将钢丝焊接到钣金上,再将钣金焊接到车身上进行固定。这种传统的结构具有以下缺陷:第一,为了实现钢丝与钣金的连接,通常需要将钣金与钢丝通过金属焊丝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连接(MIG焊接),这种焊接成本比较高,而且焊缝中容易产生气泡,焊接质量难以保证,若焊接在较薄钣金上还容易将钣金烧穿。第二,由于车身钣金挂钩一般涉及安全性能,例如儿童座椅挂钩,因此对于钣金的刚度要求较高,在传统的结构中,只能通过设计较厚板料、以及设计较复杂的形状来达到刚度要求,从而增加了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制造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能、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车身钣金挂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能、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车身钣金挂钩及包括其的汽车,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身钣金挂钩通过一整张板形成,所述板包括顺次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第三板块和第四板块,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二板块之间界定出第一交线,所述第二板块与所述第三板块之间界定出第二交线,所述第三板块与所述第四板块之间界定出第三交线;所述第二板块沿所述第二交线折向第三板块,并且所述第二板块与所述第三板块贴合连接;所述第一交线与所述第三交线对齐,并且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四板块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板块和所述第三板块上均设置有通孔,并且所述第二板块上的通孔与所述第三板块上的通孔对齐。
优选地,所述第三板块与所述第四板块之间形成的夹角是θ,其中,90°≤θ≤180°。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块与所述第三板块上分别设置有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是矩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块沿背向所述第二板块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个或多个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块与所述第三板块的形状是大小相等的矩形。
优选地,所述板是钢板。
优选地,所述板的厚度是1.4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包括车身,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车身钣金挂钩,其中,所述第一板块上背向所述第四板块的面连接在所述车身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身钣金挂钩及包括其的汽车,通过一整块板折叠和弯折后形成车身钣金挂钩,并设置用于挂接其它装置的通孔,从而替代传统设计中的钢丝,这种一体化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结构的刚度,提高安全性能,同时还避免使用其它复杂的焊接方式,有效地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钣金挂钩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钣金挂钩于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钣金挂钩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身钣金挂钩是通过一整张板形成的,具体地,是将一整张板通过折叠和弯折来实现的。所述板包括顺次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板块11、第二板块12、第三板块13和第四板块14,实际上,所述第一板块11、所述第二板块12、所述第三板块13和所述第四板块14可以是整张板上的四个顺次排列的区域所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一板块11与所述第二板块12之间界定出第一交线21,所述第二板块12与所述第三板块13之间界定出第二交线22,所述第三板块13与所述第四板块14之间界定出第三交线23。优选地,所述板可以是钢板等各种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6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