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控制臂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6344.8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5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兴;杨锁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控制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系统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控制臂衬套。
背景技术
控制臂衬套是汽车悬架系统中用于连接底盘控制臂和车身的过渡零件,工作时,控制臂衬套两端通过螺栓与副车架相连接,起到缓冲路面对车身冲击的作用。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臂衬套1'是分离式的,也可以称为“分离式狗骨头衬套”,分离式狗骨头衬套包括狗骨头形状的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5'、外套管102'、内衬104'和内套管103',其中,外套管102'、内衬104'和内套管103'首先硫化成型,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5'后续通过过盈压入的方式压入内衬104'中,这种分离式的结构连接不稳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汽车前进时,分离式狗骨头衬套在压入方向上受到汽车前进方向上的作用力,本体有从内衬104'中脱出失效的风险;汽车紧急制动时,分离式狗骨头衬套在轴向上受到巨大的载荷冲击,也会出现脱出的状况,造成控制臂断裂失效的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控制臂衬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控制臂和车身连接的稳固性,防止控制臂衬套在受到载荷冲击时出现脱出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其中,包括本体、内衬和外套管,所述内衬套设在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内衬的外侧,所述本体、内衬和外套管为一体成型。
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本体、内衬和外套管为一体硫化成型。
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本体为一体式铁锻造成型。
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套管为热塑性聚氨酯塑料注塑成型。
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内衬的材料为橡胶。
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副车架相连的螺栓孔。
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内衬和所述外套管的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螺栓孔的内侧。
如上述所述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套管由两个半圆筒形套管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通过将狗骨头式的本体、内衬和外套管一体成型,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在受到载荷冲击时出现脱出的风险,提高了控制臂系统与车身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衬套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控制臂衬套爆炸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控制臂衬套1,包括本体101、内衬103和外套管102。
所述内衬103套设在所述本体101的外侧,所述外套管102套设在所述内衬103的外侧,所述本体101、内衬103和外套管102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有效避免了汽车前进时,一体式控制臂衬套1在受到汽车前进方向上的作用力时,发生脱出失效的风险,提高了车悬架系统的稳固性。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101、内衬103和外套管102为一体硫化成型。
硫化成型可以保证上述部件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保证了一体式控制臂衬套1在受到外载荷冲击中不发生断裂失效,同时采用橡胶硫化可以使一体式悬臂衬套1具有一定的韧性,对外来载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本体101、内衬103和外套管102不仅限于一体硫化成型,能够将上述部件一体成型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101为一体式铁锻造成型。本体101采用一体式铁锻造成型可以提高本体101的塑性和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6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快速进行汽车高度调节的装置
- 下一篇:球盘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