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输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55900.X | 申请日: | 2015-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宋雷震;吕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联合大学;宋雷震 |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 地址: | 2320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装置是医用中必备的输液工具,传统的输液装置饰利用重力作用,实现输液,将输液袋或输液瓶悬挂在高处,通过重力作用将液体输送到人体内。这种输液袋或输液瓶虽然也达到输液治疗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局限性,一方面,输液液体的流量流速不易控制;此外,当输液袋或输液瓶内的药液输完时,需要患者呼叫医护人员来更换输液袋或拔针,但是,很多患者在输液中容易睡着,医护人员又不能及时知道,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回血等意外事故发生,严重时会危害生命安全。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输液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对输液液体的自动计量控制,且在输液液体输送完时能实现自动报警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自动输液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穿孔,所述装置本体内包括硅胶体、输液软管、蠕动器、芯片,所述硅胶体上连接有输液软管,所述输液软管是设置在蠕动器内,所述蠕动器位于硅胶体下方,并且所述输液软管穿过所述穿孔,在所述蠕动器内还分别设有计量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位于计量控制器上方。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自动输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本体外表面的电频控制开关、显示器、报警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装置本体内还设有电池组。
进一步的,所述电频控制开关、报警器、显示器、计量控制器和传感器均由芯片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电频开关是用来控制计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高,节省了人工操作界面,达到高效准时的效果;
2)实现了对输液液体的自动计量控制,且在输液液体输送完时能实现自动报警功能,而且运行成本低,保障了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硅胶体;3-输液软管;4-蠕动器;5-穿孔;6-传感器;7-计量控制器;8-芯片;9-电池组;10-电频控制开关;11-报警器;12-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自动输液装置,它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设有穿孔5,装置本体1内包括硅胶体2、输液软管3、蠕动器4、芯片8,硅胶体2上连接有输液软管3,输液软管3是设置在蠕动器4内,蠕动器4位于硅胶体2下方,并且输液软管3穿过穿孔5,在蠕动器4内还分别设有计量控制器7和传感器6,传感器6位于计量控制器7上方,能够第一时间感应到输液液体是否完全输送完,及时准确;当给患者进行输液时,硅胶体2内的输液液体顺着输液软管3流出,蠕动器4内的计量控制器7可以控制输出液的流量和流速,传感器6可以感应输液液体是否完全输送完,计量控制器7和传感器6均通过芯片8进行控制。
自动输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装置本体1外表面的电频控制开关10、显示器12、报警器11,通过电频控制开关10可以对计量控制器7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精准控制输液液体的流量和流速;显示器12在芯片8控制作用下,芯片8会将由计量控制器7传来的数据输送到显示器12上,可以显示出输液液体的流量和流速,便于准确观察;当传感器6感应到输液液体输送完时,可以准备感应,然后及时将信号传输到芯片8,芯片8控制报警器11进行报价,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装置本体1内还设有电池组9,提高电源使用。
其中,电池组9最佳采用可充电的电池组,便于节约。
电频控制开关10、报警器11、显示器12、计量控制器7和传感器6均由芯片8进行控制,控制精准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电频控制开关10是用来控制计量控制器7,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调节,提高使用的便捷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联合大学;宋雷震,未经淮南联合大学;宋雷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59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