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递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4649.5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苏祖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5/08 | 分类号: | B65G2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递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工业理念理念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一种出售完全加工好或者半加工的快餐盒饭的餐厅,面对庞大的市场,以及相对集中的用餐时间,普通的聘用服务工作人员的人力模式,则在短时间需要大量人员工作人员,而在过了这段时间又不再需要如此大量的人员,使得工作人员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并且会投入很高的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人力递餐费人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工作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递餐机械装置替代人力递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递餐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推板,固定轴和案台;所述案台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板下端设有滑扣,推板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圆盘作为主动盘,第二圆盘作为从动盘,第二圆盘中心位置铰接在固定轴上,第一圆盘的中心和第二圆盘的中心和所述滑槽在同一直线上;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主动盘盘面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从动盘的一侧盘面,第一连杆与第一圆盘铰接点到第一圆盘圆心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杆与第二圆盘铰接点到第二圆盘圆心的距离;第二连杆一端铰接在第二圆盘的另一侧盘面,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推板上。
第一圆盘作为主动盘转动,因为第一连杆与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分别铰接,所以第一圆盘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二圆盘转动;因为第一连杆与第一圆盘的铰接点到第一圆盘圆心的距离和第一连杆与第二圆盘的铰接点到第二圆盘圆心的距离不相等,所以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圆盘会有个加速动作;第二连杆一端和第二圆盘铰接,所述加速动作传导到第二连杆,再传导到推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与第一连杆构成了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其中第一圆盘圆心和第二圆盘圆心连线为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机架,第一连杆与第一圆盘的铰接点到第一圆盘圆心的圆盘部分和第一连杆与第二圆盘的铰接点到第二圆盘圆心的圆盘部分为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摇杆,第一连杆为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连杆;第一圆盘作为主动盘匀速转动,第二圆盘为从动盘以不同的角速度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有一个加速过程,利用这个加速过程通过第二连杆推动推板,使推板再推动饭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得餐厅中的食物,和饭盒或者盘子一起被机械自动递出,顾客自取,减少了人力的使用,使得餐厅在经营中可以雇佣更少的人力来维持运转,大大降低了餐厅经营的经济投入。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推板表面包有橡胶。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减小推板和饭盒的碰撞损害。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又一优选方案,所述推板表面设有竖向齿纹。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防止饭盒在推动过程中发生侧滑。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再一优选方案,还包括推架,推架连接在所述推板上,所述推架上设有若干推杆。有益效果在于,推板推动时,可以利用推架上的推杆同时推动多个饭盒,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递餐装置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递餐装置,包括主动力盘10,从动盘20,连杆30,连杆40,滑槽50,推板60。
主动力盘10在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通过连杆30带动从动盘20,从动盘20转动通过连杆40带动推板60沿着滑槽50前后滑动。主动力盘10和连杆30,从动盘20和连杆30、连杆40以及连杆40和推板60均为铰接。从动轮与20与连杆30的铰接点转到最高点时开始有一个加速过程,通过连杆40传导给推板60,使推板加速推动饭盒出去。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推板上接有推架70,推架70上有推杆71,在推板60向前推动时,可以利用推架71上的三个推杆同时推动三个饭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4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碳酸钙废渣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床速卸钻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