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80°轴向型元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4600.X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星;董加银;赵光涛;唐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微容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36 | 分类号: | H01G4/2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80 轴向 元器件 | ||
技术领域
元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元器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径向陶瓷安全规范电容器,该电容器的两引脚交叉90度,电源设备中,因使用空间受限,客户对两引脚加工困难,因二次成型加工对陶瓷安全规范电容器也存在潜在伤害;现有技术急需同时符合安全规范IEC60384-14-2005、GT/T14472-1998、UL60384-14等标准,成品符合ROHSHF标准,无Be含量要求;本实用新型满足了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条引线之间的角度为180度,焊接后产品拉力在1.0kg之上;且符合安全规范以及无Be含量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0°轴向型元器件,包括: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固定第一引线、第二引线一端的固定组件,设于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的水平交叉位置之间的芯片;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在水平交叉位置的末端均设有弯折勾。
前述的180°轴向型元器件,固定组件组成有:固定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的纸带,覆盖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并粘结于纸带的胶带,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的U形弯曲部固定于纸带与胶带之间。
前述的180°轴向型元器件,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的弯折勾的方向相反。
前述的180°轴向型元器件,第一引线、第二引线之间的角度为180±5°。
前述的180°轴向型元器件,第一引线、第二引线为多个。
前述的180°轴向型元器件,在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的水平交叉位置设有将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和芯片包裹起来的绝缘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条引线之间的角度为180度,且符合安全规范以及无Be含量要求;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的一端形成弯折勾,且将弯折勾位置的引线打扁,使引线与焊接面接触面积增大,加固焊接后拉力,焊接后产品拉力在1.0kg之上;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另一端形成U形弯曲部,U形弯曲部的半圆引线伸出胶带便于后端测试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示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平交叉位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平交叉位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第一引线,2第二引线,3芯片,4弯折勾,5纸带,6胶带,7绝缘件,8U形弯曲部,801半圆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0°轴向型元器件,包括: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固定上述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一端的固定组件,设于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的水平交叉位置之间的芯片3;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在水平交叉位置的末端均设有弯折勾4;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之间的角度为180±5°。固定组件组成有:固定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的纸带5,覆盖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并粘结于纸带5的胶带6,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的U形弯曲部8固定于纸带5与胶带6之间;作为一种优选,胶带6为高温胶带6。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为多个;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按列固定在纸带5与胶带6之间。打线机U模成型后,形成U形弯曲部8,U形弯曲部8的半圆引线801伸出胶带6便于后端测试作业。一端引线伸出纸带5,关键技术在引线末端,金型模具把引线末端打成弯折勾4,同时弯折勾4地方将引线打扁,使引线与焊接面接触面积增大,加固焊接后拉力。
两台打线机引线经过多个转向轮转向后,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的弯折勾4的方向相反。在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的水平交叉位置设有将第一引线1、第二引线2和芯片3包裹起来的绝缘件7,作为一种优选,绝缘件7为环氧树脂粉。
180°轴向型元器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打线机U模将第一引线1的一端形成U形弯曲部8,将U形弯曲部8粘贴在纸带5与胶带6之间,U形弯曲部8的半圆引线801伸出胶带6。
步骤二:使用金型模具把第一引线1的另一端形成弯折勾4,并将第一引线1位于弯折勾4的位置打扁。
步骤三:使用打线机U模将第二引线2的一端形成U形弯曲部8,将U形弯曲部8粘贴在纸带5与胶带6之间,U形弯曲部8的半圆引线801伸出胶带6。
步骤四:使用金型模具把第二引线2的另一端形成弯折勾4,并将第二引线2位于弯折勾4的位置打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微容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微容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4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