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介入可调弯捕捞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4588.2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卉;杨永森;罗鹏;王超;张芳芳;李博;刘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B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介入 可调 捕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科介入手术用的介入器材,尤其涉及一种用做先天性结构心脏病进行封堵器治疗的可调弯捕捞导丝。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微创性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丝、导管等医疗器械延长了医生的双手,且创伤小、恢复快,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在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时,常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放置封堵器,从而达到很好的疗效。导丝作为一种精密医疗器械,在介入治疗手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进行封堵器治疗时,有时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现象,经相关数据统计大约占0.15%左右,而封堵器发生脱落/移位占严重并发症的61.3%左右。在出现封堵器脱落/移位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进行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这种方法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当发生封堵器脱落/移位现象时,采用内科介入治疗的方法即可取出封堵器的介入器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科介入可调弯捕捞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控制端、导丝主体和捕捞圈;导丝主体内设有导丝输送芯轴,导丝输送芯轴的尾端连接捕捞圈,导丝输送芯轴的尾端外侧设有弹簧;远端控制端包括捕捞圈控制端和调弯控制端;
捕捞圈控制端包括聚合物套管,导丝输送芯轴的前端设于聚合物套管内,所述前端连接凸轮;聚合物套管外端设有滑槽,控制按钮设于滑槽内且可沿滑槽滑动;
调弯控制端包括手柄基座,手柄拧杆与手柄基座连接,在导丝输送芯轴的中端设有金属调节环,手柄拧杆通过调节丝连接金属调节环。
优选地,所述导丝主体由所述导丝输送芯轴及缠绕于所述导丝输送芯轴外部的聚合物螺旋绕丝组成。
优选地,所述导丝输送芯轴由依次连接的前端基部、中心轴段、弹簧卡段及尾端锥体组成;所述弹簧设于弹簧卡段外侧,尾端锥体连接所述捕捞圈,所述金属调节环设于中心轴段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按钮与凸轮上设有互相匹配的啮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捕捞圈为一圆环结构,圆环结构头部设有一尖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弯捕捞导丝,通过在导丝前端设计捕捞圈,当发生封堵器脱落/移位现象时,依然采用内科介入治疗的方法,通过搭建动静脉轨道到达封堵器位置,通过可调弯捕捞导丝捕捞环捕捞封堵器,并将封堵器收入鞘管中,随后撤离人体。避免了外科开胸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此外,可调弯捕捞导丝除具有捕捞功能外,还有可调弯的功能,具有操作的便利性,当体内有其他异物时,也可以使用可调弯捕捞导丝进行体内捕捞,不只局限于捕捞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弯捕捞导丝,兼顾结构设计、捕捞圈推出收回、导丝尾部可调弯等多方面的要求,达到了较好的捕捞效果,为医生的操作带来便利性,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科介入可调弯捕捞导丝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捕捞圈收回导丝主体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丝输送芯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捕捞圈控制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捕捞圈推出导丝主体外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捕捞圈结构示意图;
图7为调弯控制端的剖面图;
图8为导丝主体尾部调弯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9为导丝主体尾部调弯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科介入可调弯捕捞导丝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内科介入可调弯捕捞导丝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控制端、导丝主体3与捕捞圈4。远端控制端有两个,即捕捞圈控制端1和调弯控制端2,分别控制捕捞圈4的推出收回和导丝尾部弯度可调。
结合图2和图3,导丝主体3包括导丝输送芯轴及缠绕于导丝输送芯轴外部的聚合物螺旋绕丝10。导丝输送芯轴由依次连接的前端基部16、中心轴段17、弹簧卡段18及尾端锥体19组成。弹簧卡段18外侧装有弹簧11,尾端锥体19连接捕捞圈4。不限于图示展示形状,也可以根据需求制成其他形状,组成线性一体式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4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厌氧池射流布水器及布水搅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贴壁的血液透析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