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急呼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53792.2 | 申请日: | 2015-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燕 |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 地址: | 广东省惠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造价低、简便易用、灵活实用、存放携带方便、效果极佳的应急呼吸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高楼的人越来越多,各种高层酒店旅馆等人群密集的场所也越来越多,而一旦发生高楼火灾后,死亡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许多火灾死亡的人数中,被浓烟呛死的人数多于被明火烧死的人数。在各种杂志资料中也有很多在浓烟中逃生的方法,比如在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尽量靠近地面逃生等。同时,也有不少在火灾和水灾中的消防救生器材,如常见的救生圈,但是由于其在大风浪时使用不方便,容易呛水,并且体积较大,携带存放不便。另外如中国200320113808.8号专利《防毒氧气面具》就提出了一种可以在氧气少的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面具,它主要由面罩、制氧剂以及氧气发生器组成,通过氧气发生器发生氧气供人呼吸,这种装置适用范围也较广,但是制造难度和成本都较高,难以普及。同时中国200420030502.0号专利《壁挂式火灾逃生面具》也提供了一种逃生面具,其结构主要包括过滤罐、半面罩、头罩,过滤罐的侧壁配有通透板、通透板与过滤罐的侧壁之间设有通孔,在过滤罐的下部配有壳体,壳体与通透板封接且与过滤罐之间设有腔室,过滤罐上的出口与半面罩相通,这种面具主要通过过滤灌对空气进行过滤后供人体使用,在浓烟或者其他悬浮灰尘较多的场合下过滤效果较差,并且无法在水中逃生时使用,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低、简便易用、灵活实用、存放携带方便、效果极佳的应急呼吸器。
根据上述目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急呼吸器,包括一气管主体,气管主体由若干空心的圆台状结管套接而成,相邻结管之间形成可伸缩连接,在气管主体一端设置有一吸气咀,另一端连接有一空气过滤器。
并且在吸气咀内安装有一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包括一个安装在吸气咀内截面上的进气阀门和安装在侧壁上的排气阀门,排气阀门位于进气阀门靠吸气咀出气口侧,这样确保气体只能从空气过滤器端单向向吸气咀出气口端流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管主体上设置有绑环,绑环上绑有一贮气袋,贮气袋袋口插有一长度较短的呼吸软管。呼吸软管内设置有一控制呼吸软管通止的开关,开关可采用一般的球形阀。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⑴结构简单,加工制造难度小,成本低,便于推广;
⑵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存放方便;
⑶采用可伸缩式结构,使用方便;
⑷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火灾、水灾中等危险场合救生逃生之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贮气袋及配套的呼吸软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球形阀截至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球形阀导通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应用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附图1、附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应急呼吸器包括一气管主体1,气管主体1由若干空心的圆台状结管套接而成,相邻结管之间形成可伸缩连接,在气管主体1一端设置有一吸气咀2,另一端连接有一空气过滤器3。在吸气咀2与气管主体1之间连接有一可伸缩的呼吸软管4,使吸气咀2和气管主体1之间可呈任何角度摆动。并且在吸气咀2内安装有一单向阀,单向阀包括一个安装在吸气咀内截面上的进气阀门22和安装在侧壁上的排气阀门21,排气阀门21位于进气阀门22靠吸气咀出气口23侧,这样确保气体只能从空气过滤器3端单向向吸气咀2出气口端流通,并且当出气的时候,单向阀还能够发出尖锐的声音,可以作为求救信号。在气管主体1安装空气过滤器3端安装有具有荧光效果的布条6,在吸气咀2和呼吸软管4之间以及呼吸软管4和气管主体1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管主体1上设置有绑环12,绑环12上可绑一贮气袋8,贮气袋8袋口插有一长度较短的呼吸软管9,一端安装有一吸气咀7,吸气咀7内设置有一控制呼吸软管9通止的开关,可用一般的球形阀即可。同时,还可以增设一用于夹紧鼻子保证只用嘴呼吸的鼻夹。
当被困人员处于浓烟之中时,可首先迅速取下贮气袋8以及呼吸软管9,将袋口打开,把贮气袋8内部撑圆,使其在无烟雾的地方自然充满空气,用嘴含严或用手卡紧吸气咀7,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用嘴充分吹起,使袋内多存空气,随后用一只手抓牢袋口处,嘴含住吸气咀7,打开开关,即可用嘴进行呼吸并逃生。当贮气袋8内空气被耗尽时,应迅速拉出气管主体1,使气管主体1上安装有空气过滤器3一端伸到无烟的墙角边缘或者窗外或,将吸气咀2含于嘴中即可进行吸气,当吸气时,单向阀打开,呼气时必须用鼻子呼出,保证气管主体管1内空气的新鲜。同时,也可以在气管主体1伸出窗外等其他有新鲜空气的位置后,用嘴吸气再往挤出废气的贮气袋8里吹气,使贮气袋8充满空气,然后又可以依照上述方法用贮气袋8呼吸并逃生,两者配合使用,更易于逃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燕,未经陈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3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注氮控氧防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除霾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