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身防护机构及汽车车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3658.2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飞;朱云;赵永刚;郑锐利;晋显飞;蒋庆庆;米立平;宫瑞伟;王瑞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防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汽车车身防护机构的汽车车身。
背景技术
针对于容置有重要部件的汽车车身结构,如电池组后置的电动汽车车身,现有的车身中没有专门对电池组进行保护的结构,多数只是利用车身原有的后防撞梁总成及后围板总成对电池组起到一部分的保护作用。但这种防护结构的效力相对于电池组的重要性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在汽车后部受到剧烈撞击时,强度较弱的后防撞梁及后围板因无法吸收所有的碰撞能量会完全被压溃,变形后的后防撞梁和后围板进而会挤压电池组,从而会导致电池组发生破裂、爆炸等重大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以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升车身结构的防护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连接设于车身两侧纵梁的端部,该汽车车身防护结构包括连接于两侧纵梁端部之间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的中部呈外拱状布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防护部上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呈直线状、并与所述防护部围构成封闭的弓形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弓形孔内设有连接于加强部和防护部之间的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连接于加强部和防护部之间的至少一个呈“V”字形的支撑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单元为一个,并置于所述弓形孔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与防护部及支撑部之间均经由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块相对布置的连接板,以及穿设于两块连接板之间的螺栓。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护部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连接部,所述防护部经由连接部与纵梁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固连于防护部端部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散布有多个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和加强部为截面相同的方形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通过在两侧纵梁的端部设置中部外拱状布置的防护部,并在防护部上连接与防护部围构成弓形孔的呈直线状的加强部,从而能够与整个车身形成环形传力通道,有利于碰撞能量的传递分散,且由于加强部的设置能有效增强防护机构自身的结构强度,也能够对碰撞能量进行充分的分散传导,以提高车身结构的防护效果。
(2)设置支撑部可进一步提升防护机构自身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对碰撞能量进行分散传导。
(3)支撑部由呈“V”字形的支撑单元构成,其结构简单,强度可靠,便于设计实施。
(4)加强部与防护部及支撑部之间均经由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可便于对防护机构进行维修,以降低维修成本。
(5)防护部和加强部采用截面相同的方形管,一方面方形管结构强度较高,另一方面截面相同可由直管直接生产出弯管,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车身,包括设置于车身两侧的纵梁,在车身一端布置有电池组容纳部,在所述纵梁上靠近于所述电池容纳部的一端连接有如上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身和汽车车身防护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车身防护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汽车车身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部,2-加强部,3-加强部连接板,4-安装板,5-支撑部,6-支撑部连接板,7-弓形孔,8-纵梁,9-地板,10-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防护机构,连接设于车身两侧纵梁的端部,如图1所示,该汽车车身防护结构包括连接于图中未示出的两侧纵梁端部之间的防护部1,防护部1的中部呈外拱状布置,还包括连接于防护部1上的加强部2,加强部2呈直线状、并与防护部1围构成封闭的弓形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3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汽车前防撞梁
- 下一篇:一种车载自行车支架的牌照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