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套包收缩集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53553.7 | 申请日: | 2015-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7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璐华 |
| 主分类号: | B65B41/16 | 分类号: | B65B41/16;B65B11/02;B65B53/02;B65B31/06;B65H2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套包 收缩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集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套包收缩集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其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集装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集装机是将包装件单元集成或者分解,形成一个合适的搬运单元的机器,传统的人工集装劳动强度大,人员需求量大,而且费时费力,已经不能满足工业上的生产,而目前现有的集装机多为半自动化的集装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套包收缩集装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套包收缩集装机,包括薄膜供送辊、设备运作框架、横封装置、送进辊、导辊、撑角伸缩杆控制装置、撑角伸缩杆、横杆、左板、右板、物品、薄膜、托盘、传送带和抽气热封装置,所述薄膜供送辊左侧设置有设备运作框架,所述设备运作框架上侧设置有横封装置,所述横封装置上侧设置有送进辊,所述送进辊上侧设置有导辊,所述横封装置左右两侧设置有撑角伸缩杆控制装置,所述撑角伸缩杆控制装置与撑角伸缩杆连接,所述设备运作框架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左侧设置有左板,所述横杆右侧设置有右板,所述横杆下侧设置有物品,所述物品外侧设置有薄膜,所述物品下侧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下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设备运作框架左右两侧设置有抽气热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薄膜供送辊、送进辊和导辊之间设置有多组辅助送进辊。
优选的,所述左板和右板组合工作形成夹板。
优选的,所述左板、右板和撑角伸缩杆作用于薄膜,使其变形。
优选的,所述抽气热封装置为开式炉底抽气热风式,对薄膜进行加热,使其收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型套包收缩集装机左板、右板和撑角伸缩杆作用于薄膜,使其变形,抽气热封装置为开式炉底抽气热风式,对薄膜进行加热,使其收缩,新型套包收缩集装机各零件结构紧密,设备运行平稳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大大的提升了机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薄膜供送辊,2、设备运作框架,3、横封装置,4、送进辊,5、导辊,6、撑角伸缩杆控制装置,7、撑角伸缩杆,8、横杆,9、左板,10、右板,11、物品,12、薄膜,13、托盘,14、传送带,15、抽气热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套包收缩集装机,包括薄膜供送辊1、设备运作框架2、横封装置3、送进辊4、导辊5、撑角伸缩杆控制装置6、撑角伸缩杆7、横杆8、左板9、右板10、物品11、薄膜12、托盘13、传送带14和抽气热封装置15,薄膜供送辊1左侧设置有设备运作框架2,设备运作框架2上侧设置有横封装置3,横封装置3上侧设置有送进辊4,送进辊4上侧设置有导辊5,横封装置3左右两侧设置有撑角伸缩杆控制装置6,撑角伸缩杆控制装置6与撑角伸缩杆7连接,设备运作框架2内设置有横杆8,横杆8左侧设置有左板9,横杆8右侧设置有右板10,横杆8下侧设置有物品11,物品11外侧设置有薄膜12,物品11下侧设置有托盘13,托盘13下侧设置有传送带14,设备运作框架2左右两侧设置有抽气热封装置15。
工作原理:薄膜为卷筒形收缩薄膜,放置在薄膜套筒1上,经过导辊5与送进辊4的导向和传送,在经过左板9和右板10形成的夹板对薄膜筒打分,同时,撑角伸缩杆7撑开薄膜筒,然后旋转将其撑成四方形。并套在从传送带14送来的货物11和托盘13上,此时,通过夹板封口并剪断,套在托盘13和货物11上的薄膜12有抽气热封装置15加热而收缩,完成收缩集装。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璐华,未经张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3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甲壳类弃物制备植物营养素的工艺
- 下一篇:陶瓷用粘合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