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3536.3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谷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6 | 分类号: | B22C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122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分离装置,尤其涉及固体物料的分离。
背景技术
铸造生产中铸件的分离工序在铸造生产流程中必不可少,而又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最差的一道工序。目前各铸件生产企业所采用的主要分离方式仍然是手工分离,未能实现机械化的生产。现有的铸件清理工序一般包括先将铸件和型砂全部倾倒在传送带上,然后人工取出铸件,型砂随传送带落入收纳箱。
这种手工分离方法,铸件埋在型砂里,全凭肉眼观察发现拣出,容易漏拣;而且铸件温度高,工人易烫伤。另外,空气中粉尘四处飘散,工作环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分离出磁性铸件的磁力分离装置。
本方案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磁力分离装置,包括进料口,第一皮带传送机构,第二皮带机构,铲子,第一物料箱,第二物料箱;第二皮带传送机构内置条形电磁铁;进料口与第一皮带传送机构相接,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在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下方,第二皮带传送机构末端伸出第一皮带传送机构末端,第一皮带传送机构末端下方放置第一物料箱,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伸出部分下方放置第二物料箱,第二物料箱旁固定设置铲子,铲子与第二皮带传送机构的皮带相贴合,且与第二皮带传送机构末端呈锐角。
磁性铸件与型砂的混合物经进料口下滑到第一皮带传送机构,混合物中的磁性铸件在运输过程中,被吸附到第二皮带传送机构上,型砂继续运输,在第一皮带传送机构末端落入第一物料箱;被吸附的磁性铸件继续运输,当遇到铲子时,磁性铸件被铲子挡下,落入第二物料箱。这样实现了型砂和磁性铸件的分离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分离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进料口1、第一皮带传送机构2、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条形电磁铁31、铲子4、第一物料箱5、第二物料箱6。
该装置包括进料口1,第一皮带传送机构2,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条形电磁铁31,铲子4,第一物料箱5,第二物料箱6;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内置条形电磁铁31;进料口1与第一皮带传送机构2相接,第一皮带传送机构2在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下方,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末端伸出第一皮带传送机构2末端,第一皮带传送机构3末端下方放置第一物料箱5,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伸出部分下方放置第二物料箱6,第二物料箱6旁固定设置铲子4,铲子4与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的皮带相贴合,且与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末端呈锐角。
磁性铸件与型砂的混合物经进料口1下滑到第一皮带传送机构2,混合物中的磁性铸件在运输过程中,被吸附到第二皮带传送机构3上,型砂继续运输,在第一皮带传送机构2末端落入第一物料箱5;被吸附的磁性铸件继续运输,当遇到铲子4时,磁性铸件被铲子挡下,落入第二物料箱6。这样实现了型砂和磁性铸件的自动分离和收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万斯金属特种成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3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密封槽位置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锻造上料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