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染料溶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52666.5 | 申请日: | 2015-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2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峻山;王威强;刘燕;曲延鹏;崔书水;王明禄;刘虎廷;陈银;王胜德;于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邦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D06B23/00;B01F15/00;B01F1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料 溶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染设备,特别是一种染料溶解器。
背景技术
在印染行业中,需要配置大量对布料、纸张等材料进行染色的染液,具体步骤就是将大量粉末状染料与溶剂进行充分溶解。现有技术中的染料溶解器一般的工作方式是采用机械搅拌或射流进行溶解,实际操作过程中,堆在装置底部的染料往往由于用量较大,机械搅拌或射流无法进行完全溶解,使染液颜色不均匀,染液质量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料溶解器,利用多层染料溶解筐,该装置能够使染液与染料多次混合溶解,进一步提高溶解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染料溶解器,包括平盖、筒体和内件三部分,其中内件设置在筒体中,筒体上部设置有染液出口,底部设置有染液入口,筒体外部套有夹套,夹套与筒体之间具有空腔,夹套的上部设置有加热油出口,底部设置有加热油入口。
进一步,所述内件包括:染料溶解筐、阻粉板、密封圈和压紧圈。
进一步,所述染料溶解筐的个数为1-10,且优选个数为6。
进一步,所述染料溶解筐表面具有多个细密均布的孔。
进一步,所述平盖和筒体通过卡箍、锁紧销和销轴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平盖和筒体、筒体和染料溶解筐、染料溶解筐之间均设置有O形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每一层染料溶解筐都放置有粉状染料,染液由下方的染液入口以一定流速从底部涌入,液面上升过程中逐层与染料混合溶解,没有溶解死角,同时往夹套与筒体间的空腔内注入加热油用以加热染液,大大提高了染料与二氧化碳和染液的溶解效率和速度,保证了在制取大量染液时的质量,并且装置结构简单,溶解完毕后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放大图。
其中,1平盖、2筒体、3夹套、4染料溶解筐、5O形圈、6阻粉板、7压紧圈、8卡箍、9锁紧销、10销轴、11染液入口、12染液出口、13加热油入口、14加热油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染料溶解器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染料溶解器,包括平盖1、筒体2和内件三部分,其中内件设置在筒体2中,筒体2上部设置有染液出口12,底部设置有染液入口11,筒体2外部套有夹套3,夹套3与筒体2之间具有空腔,夹套3的上部设置有加热油14出口,底部设置有加热油入口9。其中,内件包括:6个表面具有多个孔的染料溶解筐4、阻粉板6、密封圈和压紧圈7。平盖1和筒体2通过卡箍8、锁紧销9和销轴10连接固定。平盖1和筒体2、筒体2和染料溶解筐4、染料溶解筐4之间均设置有O形圈5。该实施方式中染料由平盖1的填料口加入,逐层添加染料,使每层染料溶解筐4上都有染料,经加热油入口加入加热至所需温度的加热油到空腔内,染液以预设流速从染液入口11进入溶解器中,随着液面上升染液逐层溶解染料溶解筐4上的染料,大大提高的溶解速度和效率,溶解更充分,在配置大量的染液时效果尤其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邦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邦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有机肥连续生产装置
- 下一篇:炭素罐式煅烧炉烟气脱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