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足踝部定位瞄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563.9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1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迪超;王晨;马昕;王旭;黄加张;张超;耿翔;杨骏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迪超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踝部 定位 瞄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中的复位及固定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踝部定位瞄准器。
背景技术
下胫腓联合分离、跟骨载距突骨折是足踝外科常见的病症。下胫腓联合对踝穴完整性和弹性的保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指胫腓骨下端彼此间的附着变松,踝穴变宽,距骨多向外、后方脱位。研究证明距骨向外移位1mm,即可减少胫腓关节面的接触面42%,使局部关节面的承受压力加倍。此外,相关研究发现外踝承受距骨压力1/5,外踝的短缩与外侧移位,是踝部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为最常见的原因。跟骨载距突承受距骨方向的重力,也是跟舟韧带的附着处。载距突骨折属于关节外骨折,表现为跟骨之载距突呈断裂状,多伴有移位。由于载距突和跟骨后关节面下的跟骨丘部骨质坚强,固定后关节面的螺钉如能同时固定载距突将提供最大的稳定性。
由于手术入路、术式和手术时患者体位的缘故,下胫腓联合分离和跟骨载距突骨折复位并进行螺固定时,并不是在直视下的,手术者需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螺钉固定,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也不能保证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这使下胫腓联合分离和跟骨载距突骨折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丧失较严重及功能康复较迟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踝部定位瞄准器,能保证下胫腓关节术中复位及固定的精确方向,避免传统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足踝部定位瞄准器,整体呈钳子状,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直杆、第二直杆、第一钳子头和第二钳子头;所述第一钳子头上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二钳子头上设有尖头,且所述尖头位于所述套筒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直杆一端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钳子头,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柄;所述第二直杆一端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钳子头,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通过转轴连接,并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子头和第二钳子头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直杆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滑槽上滑动,所述第二直杆的一端在所述第二滑槽上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为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还分别设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第一钳子头上设置了尖头,第二钳子头上设置了套筒,且所述尖头位于所述套筒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使得套管的方向精确指向另一侧尖头,且设置了转动连接的第一直杆和第二直,第一直杆一端可滑动的连接于第一钳子头,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手柄,第二直杆一端可滑动的连接于第二钳子头,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手柄,驱动第一钳子头和第二钳子头相对平行移动,将尖头止于胫骨夹持点上,套筒止于腓骨夹持点上,通过套筒将螺钉打入腓骨内,保证下胫腓关节术中复位及固定的精确方向,避免传统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足踝部定位瞄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足踝部定位瞄准器,整体呈钳子状,包括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第一直杆3、第二直杆4、第一钳子头5和第二钳子头6;所述第一钳子头5上设置有套筒7,所述第二钳子头6上设有尖头8,且所述尖头8位于所述套筒7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直杆3一端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钳子头5,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柄2;所述第二直杆4一端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钳子头6,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1;所述第一直杆3与第二直杆4通过转轴9连接,并可绕所述转轴9转动。本实用新型驱动第一钳子头和第二钳子头相对平行移动,将尖头8止于胫骨夹持点上,套筒7止于腓骨夹持点上,通过套筒7将螺钉打入腓骨内,保证下胫腓关节术中复位及固定的精确方向,避免传统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子头5和第二钳子头6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61,所述第一直杆3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滑槽51上滑动,所述第二直杆4的一端在所述第二滑槽61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10。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10为齿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上还分别设有第一弹片11和第二弹片12,用于复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了下胫腓关节术中复位及固定的精确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迪超,未经黄迪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