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级单吸式无堵塞自吸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52473.X | 申请日: | 2015-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季裕成;季锟;朱连军;马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翔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40;F04D29/08;F04D29/046;F04D29/049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级单吸式无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工业用泵,尤其涉及到一种单级单吸式无堵塞自吸泵。
背景技术
卧式自吸泵适用于石油石化、炼油厂、发电厂、化工、管路增压及工矿企事业单位供、排水之用,适用范围及用途广泛,根据用户的需求或输送介质的液体不同,自吸泵接触液体部分的材料可选用铸铁、铸钢、1Cr18Ni9Ti、1Cr18Ni12Mo2Ti、316、316L、Ti。
卧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自吸泵启动前先在泵腔内灌满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流道中的水排出涡壳,这样泵入口就形成真空,吸入管道内的空气进入泵内,与泵腔内的水混合,经叶轮排出至泵腔上部的气液分离室,由于出口面积的突然增大,气水产生分离,析出的空气通过泵出水管路排出,分离出来的水由于比重大,下沉经泵壳底部的回流孔流到叶轮外缘,继续与吸入管来的空气相混合,如此反复循环,逐渐将吸入管路内的空气排净,实现正常的抽水工况。
自吸泵常规的工作过程中对于电机主轴所产生的轴向力方向是不固定的,易于导致电机的非驱动端轴承温度很高,尽管电机带不停机注排油装置,但注排油周期很短,一旦维护不到位就容易烧坏轴承,当电机轴承出现故障,电机就好像带着很大的载荷堵转着,电流直线上升势必引起电机绕组过热也烧坏。经过多次的使用现场及过程工况的调研和跟踪,电机非驱动端的轴承与驱动端相比承受的轴向力影响相对比较大,也最易烧坏。
申请号为CN201220464141.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自吸泵,此实用新型的机封部分设计为无轴套,增设双端面机械密封,众所周知,自吸泵的机械密封运转一定时间后,密封端面在轴向长度上产生磨损值,降低了自吸泵的密封性能;此实用新型在电机的非驱动端设置有一轴承,由于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不固定,电机的非驱动端的轴承温度很高,易烧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级单吸式无堵塞自吸泵,包括泵体、泵盖、轴、轴承箱支架、进水口、储液室,进水口连接有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盖连接有密封压盖,密封压盖穿插有轴,轴左端通过叶轮螺母固定有叶轮,轴靠近左端的外圆周设置有轴套,轴套外圆周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所述的储液室右端连接有轴承箱,轴承箱左端的凸块嵌有泵盖,轴承箱内部台阶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前轴承压盖,前轴承压盖右端设置有前轴承,轴承箱外部右端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后轴承压盖,后轴承压盖左端设置有后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右端设置有泵端联轴器,泵端联轴器右端连接有联轴器中间节,联轴器中间节右端连接有电机端联轴器,电机端联轴器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轴承设为两个深沟球轴承,后轴承左端设置有止退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轴承压盖与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后轴承压盖与轴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箱上端设置有油塞,轴承箱内部设置有油标压盖,轴承箱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轴承箱支架。
本实用新型稳定性能好,自吸速度快,有效的防止了轴被腐蚀,提高了轴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采用一对深沟球轴承承受径向力和残余不平衡轴向力,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叶轮螺母,2、叶轮,3、泵体,4、泵盖,5、前轴承压盖,6、轴承箱,7、油塞,8、轴,9、后轴承压盖,10、后轴承,11、电机端联轴器,12、联轴器中间节,13、泵端联轴器,14、轴承箱支架,15、油标压盖,16、前轴承,17、密封压盖,18、轴套,19、机械密封装置,20、进水口,21、储液室,22、止退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翔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翔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