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乙腈精制工艺中的加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410.4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1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熊瑾;顾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255/03 | 分类号: | C07C255/03;C07C25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1007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制 工艺 中的 加酸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乙腈精制工艺中的加酸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生产过程中,同时副产氢氰酸和乙腈,其中醛、酮、噁唑、 丙腈等杂质和少量的氢氰酸在丙烯腈萃取解吸过程中被萃取到乙腈水溶液,经乙腈解吸或 汽提到粗乙腈中。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由脱氰塔、化学处理、减压、加压共沸蒸馏的组合 工艺,对乙腈进行连续回收。
EP055920公开了一种连续回收乙腈的工艺。该工艺采用精馏脱除氢氰酸等轻组 分、化学处理进一步脱除氢氰酸、减压精馏和加压精馏联合脱水的方法,提高了乙腈的精制 回收率,可得到较高纯度的乙腈产品。另外,CN1328994A也公开了一种从含有乙腈、水、HCN、 噁唑和重有机物的粗乙腈中连续回收高纯乙腈的高纯乙腈精制方法。该方法对传统连续回 收乙腈的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在第一分离塔的精馏段上部增加一个液相抽出口,使累积 的噁唑被顺利排出系统。
上述工艺均采用了在第一分离塔脱除氢氰酸等轻组分、提馏段侧线气相抽出含水 等杂质的乙腈的工艺,该抽出乙腈物料经化学处理、减压和加压脱水后得到乙腈成品。然 而,由于第一分离塔的进料中含有的氢氰酸杂质在脱除过程中容易聚合而造成分离塔内部 堵塞,进而影响运行装置的长周期正常连续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乙腈精制工艺中的加酸 系统。该加酸系统具有有效控制第一分离塔塔釜pH值,有效减少塔内氢氰酸聚合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乙腈精制工艺中的加酸系统,包括:
第一分离塔,其被配置用于脱除原料粗乙腈中的轻组分而得到含乙腈物料;
部分冷凝器,其经第一管线连接至所述第一分离塔的顶部的气相物流出口,并且 被配置用于冷凝从所述气相物流出口馏出的部分气相物流,并将部分冷凝的物流经第三管 线回流至所述第一分离塔;
加酸管线,其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分离塔中添加酸;
pH检测单元,其设置于用于将所述第一分离塔的塔釜釜液排出所述第一分离塔的 第四管线上,并且被配置为在线检测所述釜液的pH值;
酸流量调节单元,其连接至所述加酸管线,并且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加酸管线中的 所述酸的质量流量,
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流量调节单元根据所述pH检测单元所检测的pH值,来自动调 节所述加酸管线中的所述酸的质量流量。
优选地,在所述加酸系统中,所述酸流量调节单元包括流量控制器和调节阀,
其中,所述流量控制器根据所述pH检测单元所检测的pH值来调节所述调节阀的打 开程度,以调节所述加酸管线中的所述酸的质量流量。
优选地,在所述加酸系统中,所述酸流量调节单元为计量泵,
其中,所述计量泵根据所述pH检测单元所检测的pH值来调节所述加酸管线中的所 述酸的质量流量。
优选地,在所述加酸系统中,向所述第一分离塔加酸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分离塔 的原料进口的位置之上。
优选地,在所述加酸系统中,所述原料进口距离所述第一分离塔的塔顶的距离为 所述第一分离塔的高度的40%~70%,并且用于抽出所述含乙腈物料的产品出口距离所述 第一分离塔的塔顶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分离塔的高度的55%~95%。
优选地,在所述加酸系统中,所述酸由所述加酸管线经由所述部分冷凝器,随所述 部分冷凝的物流回流至所述第一分离塔。
优选地,在所述加酸系统中,所述原料粗乙腈包含20~60wt%的乙腈,1~4wt%的 HCN,0.1~0.3wt%的丙烯腈和34~79wt%的水。
优选地,在所述加酸系统中,所述酸为醋酸。
优选地,在所述加酸系统中,所述醋酸的浓度约为50wt%。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分离塔顶部添加酸、并通过第一分离塔塔釜pH值与加酸量 的串级控制,有效地控制了该塔釜的pH值,有效保证了该塔在偏酸性的条件下操作,有效地 减少了塔内氢氰酸的聚合。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酸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酸系统的示意图。
参考标记列表
1第一分离塔
2部分冷凝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三聚氰胺的生产流水线
- 下一篇:一种新戊二醇的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