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器大电流多功能输出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2164.2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申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德电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2 | 分类号: | H01R11/12;H01R11/22;H01R4/02;H01R4/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罗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器 电流 多功能 输出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大电流多功能输出端子,特别是一种可以固定固定使用和移动使用的充电器大电流多功能输出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也有“线耳+钳子”两用组合,但由于输出线头到钳臂结合部位内阻大,只能用到小电流(<15Amp)的充电器上。如果用于大电流充电器,电流一大,将会导致发热烫手、充电电压低,长时间使用出现“发热-线头氧化-压降增大-发热加剧”的恶性循环,导致接触不良,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所以在一些大电流(15-80A)的充电器上,要么直接用线耳,要么直接用钳子。
为什么传统输出线头到钳臂结合部位内阻大?传统的做法是直接冲压,由于铜丝是圆柱形,冲压后,铜丝与铜丝之间会有大量的虚位,铜丝与线管内壁有大量虚位,铜丝如果有散乱,内部虚位更会成倍增加,这种虚位会导致整体接触面减少,线束中心铜丝与周围铜丝接触不好,线束表面铜丝与线管内壁接触不好,因此整体结构的接触电阻就会很大,大电流的情况下,就会发热严重。而铜丝之间的虚位,给空气进入结构内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发热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铜丝和线管内壁氧化,氧化会导致接触电阻的增大,实测经常出现几兆欧甚至更大电阻,这样的结果是加剧发热,恶性循环,最终接触不良,甚至出现火灾。可见传统结构,不但发热大,也非常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大电流多功能输出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充电器大电流多功能输出端子,包括有可以直接固接在电池端子上的线耳结构和可以临时性接驳线耳机构的钳子结构,所述线耳结构包括有输出线及其末端铜丝和线耳,所述末端铜丝浸上低温锡膏后,伸入线耳尾部线管固接,并对所述尾部线管进行局部加热;所述钳子结构包括有钳臂、钳子塑胶外壳和设置在钳末端用于临时性固定线耳结构的线耳连接结构。
优选的,铜丝伸入线耳尾部线管的固接方式为在线管上冲压出冲压口,目的是锁紧铜丝与线耳,避免意外分离。
优选的,线耳连接结构包括有黄铜螺母和塑胶压线扣,用来固定线耳,使线耳子与钳子固定成一个整体,使用时随时可以拆卸收藏。
优选的,黄铜螺母通过铆压的方式植入钳臂末端,并在螺母于钳臂表面接触边缘点焊,这种“铆压+点焊”的结构方式,为螺母与钳臂提供了充分的接触和可靠的强度,避免操作扭力和热应力导致螺母与钳臂出现松动和接触不好现象。
优选的,黄铜螺母为非倒角平面螺母,为线耳的安装提供了足够的接触面,尽可能的减少了接触电阻。
一种充电器大电流多功能输出端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有效减低线耳于铜线之间的电阻,进一步降低了大电流充电时产生的发热量,从而为大电流充电提供了固定充电和移动充电两种可供客户自由选择的充电方式,提高了大电流充电的安全性,方便客户使用,以及避免了烫手、充电电压低以及“发热-线头氧化-压降增大-发热加剧”的恶性循环等一系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大电流充电器输出线通过线耳直接连接电池电极端示意图
图2大电流充电器输出线通过“线耳+钳子”连接电池电极端示意图
图3线耳与输出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4钳臂与螺母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5线耳与钳子连接装配示意图
图6线耳与钳子装配后的成品示意图
图中,1.充电器DC输出线2.铜线耳3.线耳冲压口4.焊接锡料5.输出线末端铜丝6.平面黄铜螺母7.螺母焊接点8.螺母铆压结构9.钳臂10.塑胶压线扣11.PC钳子塑胶外壳12.螺钉13.弹簧垫圈14.输出线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大电流充电器输出线通过线耳直接连接电池电极端示意图,也就是固定充电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大电流充电器输出线通过“线耳+钳子”连接电池电极端示意图,也就是移动充电时的状态示意图,插拔简单随时可以收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德电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雅德电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2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周向通水冷却填料
- 下一篇:一种镁质日用细瓷坯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