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前混合磨料射流磨料罐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1373.5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5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从东;王岩;谢淮北;苗思忠;蒋泓;胡雅琳;张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混合 磨料 射流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前混合磨料射流磨料罐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水射流技术在现在的各行各业中均得到引用,国外的技术较为成熟,国内的一般应用在高压水射流清洗领域,对于高压水射流应用在切割领域现在还在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前混合磨料射流具有水与磨料混合充分,能量转化率高的优点,相较于后混合磨料射流,它能够以低几倍的压力达到其同样的切割效率,另外,由于它需要的压力相对较低,切割装置易于小型化,然而在矿井下的切割工作时,由于矿井内部的操作空间狭小,磨料管体积大,重量重,移动运输均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磨料罐移动小推车,能够在矿道中自由移动,可方便灵活使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携式前混合磨料射流磨料罐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和升降台,所述底座与两根支架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台通过螺杆与底座连接,在底座底部两边各设一个滚轮,所述两支架之间设有若干弧形托架,在弧形托架处的支架上铰接有弧形扣环。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为可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的滚轮为V型槽轮。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的手持端设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前混合磨料射流磨料罐移动装置,通过安装在底座上的升降台装置,对于不同的矿井环境切割,能够有效的实现磨料罐的升降功能,便于磨料罐的出口与高压水射流喷头相接触,采用多重的弧形托架和弧形扣环紧扣磨料罐,有效固定磨料罐在小车上,支架为可伸缩杆,可实现不同高度的磨料罐放置实现收缩,底座底部的滚轮为V型槽轮,便于在矿井的轨道上移动,手持端设有防滑套,也方便使用者推车时防止脱滑手持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支架;3、升降台;4、螺杆;5、V型槽轮;6、弧形托架;7、弧形扣环;8、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前混合磨料射流磨料罐移动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2和升降台3,底座1与两根支架2底端固定连接,升降台3通过螺杆4与底座1连接,在底座1底部两边各设一个滚轮,两支架2之间设有若干弧形托架6,在弧形托架6处的支架2上铰接有弧形扣环7。
支架2为可伸缩杆,便于对其长度进行调节,使用不同高度的磨料罐,滚轮为V型槽轮5,便于在矿井的轨道上移动,支架2的手持端设有防滑套8,也便于操作者使用,防止手滑易脱落推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13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