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细长深盲孔铝合金壳体的反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0836.6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伍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汪威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细长 深盲孔 铝合金 壳体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细长深盲孔铝合金壳体的反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反挤压模具,在反挤压成形细长深盲孔铝合金壳体零件时,由于上模和下模的不同轴、被挤压铝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硬度不均匀,从而造成细长冲头的偏心受载,容易引起细长冲头的弹性失稳、弯曲或折断;同时由于现有反挤压模具中细长冲头成型部分的结构不合理,在反挤压成形过程中细长冲头与坯料之间的摩擦力较大,造成细长冲头的受力加大,降低了细长冲头的使用寿命。所述模具结构复杂,且组装和维修拆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细长深盲孔铝合金壳体的反挤压模具,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生产细长深盲孔铝合金壳体的反挤压模具,用于装设于液压机上,包括上模、下模和导柱,所述上模安装在液压机上设有的滑块上,可随液压机滑块的压制和回程运动而上、下运动,上模包括细长冲头。下模固定在液压机的工作台面上,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座、下衬套、下模垫块、下模芯、下模外套和顶杆,所述下模座固定装设于下模板上,所述下衬套、下模垫块和下模芯从下至上依次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且位于所述下模座内,下模外套通过锥度过盈配合压装于所述下模芯外,所述下模板、下衬套和下模垫块中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顶杆可上下活动的装设于活动腔内,下模芯中开设有成形型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座、上模垫、上模镶块、上模外套及上模压板,所述上模板固定在液压机的滑块上,且上模板上设有导套,所述上模座通过螺栓固定装设于上模板的下表面,上模垫装设于上模座内,所述上模外套通过锥度过盈配合压装于上模镶块外,上模压板通过螺钉将上模镶块和上模外套固定装设于所述上模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镶块包括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所述细长冲头的上端固定装设于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细长冲头包括本体、本体下端向外凸出的成形成型部及本体上端的夹持部,所述细长冲头的上端的夹持部固定装设于第一上模镶块和第二上模镶块之间。所述本体的直径为18.8mm,成型部的直径为19.1mm、长度为4mm~6mm,且工作端面为平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细长冲头采用W6Mo5Cr4V2Al高速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模还包括固定所述下模外套外的下模压板,所述下衬套和下模垫块、下模芯和下模外套通过下模压板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顶杆包括顶料杆和下顶杆,所述顶料杆和下顶杆可活动的装设于所述活动腔内,下顶杆向下伸出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细长深盲孔铝合金壳体的反挤压模具,所述下衬套和下模垫块、下模芯和下模外套组成一个整体的模组,并通过下模压板将该模组固定于所述下模座上,该结构设计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及维修拆装。所述细长冲头采用W6Mo5Cr4V2Al高速钢,并采用了成型部为平底、宽度4mm~6mm工作带以及夹持部为表面侧凹的细长冲头结构,提高了细长冲头的使用寿命。所述上模安装在液压机的滑块上,通过调节液压机滑块行程位置来设定细长冲头的移动距离,从而完成不同深度规格盲孔的反挤压成形。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细长深盲孔铝合金壳体的反挤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上模—1、细长冲头—11、本体—111、成型部—112、夹持部—113、上模板—12、上模座—13、上模垫—14、上模镶块—15、第一上模镶块—151、第二上模镶块—152、上模外套—16、上模压板—17、导套—18、下模—2、下模板—21、下模座—22、下衬套—23、下模垫块—24、下模芯—25、成形型腔—251、下模外套—26、活动腔—27、下模压板—28、顶料杆—291、下顶杆—292、导柱—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0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丝线编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