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马达以及风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50665.7 | 申请日: | 2015-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6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俊二;坂本学;林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F25D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马达 以及 风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壳体内具有齿轮组等的齿轮马达以及用于冰箱的冷气通路等的风门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用于冰箱的冷气通路等的风门装置,例如提出了通过具有马达以及齿轮组的挡板驱动机构来驱动挡板,从而对形成于框架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结构,挡板驱动机构被容纳于壳体中,构成齿轮马达(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齿轮马达以及风门装置中,需要在壳体内配置定子、转子以及转子支轴来构成马达,此时,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齿轮马达以及风门装置中,利用焊接等方法将端板固定到定子的两端,再借助端板固定于壳体。在此,固定于定子的输出相反侧的端面的端板支承转子支轴的端部,固定于定子的输出侧的端面的端板用作支承一号齿轮的支轴的端部的底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2566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首先,因使用两枚端板而相应地增加了部件的个数。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需要用于固定两枚端板的工序。而且,在固定端板时,由于在用于定子的定子铁芯与端板之间需要较高的位置精度,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固定端板。由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存在有风门装置以及齿轮马达的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齿轮马达以及风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齿轮马达的特征在于,该齿轮马达具有:第一壳体部件;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配置在马达轴线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连接;定子,所述定子呈筒状,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转子,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转子支轴,所述转子支轴将所述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传递所述转子的旋转,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设有:径向定位部,所述径向定位部在径向上对所述定子进行定位;以及转子支轴用第一支承部,所述转子支轴用第一支承部支承所述转子支轴的靠所述马达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定子在径向上被第一壳体部件的径向定位部定位,转子支轴被第一壳体部件的转子支轴用第一支承部支承。因此,定子与转子支轴通过第一壳体部件而被精确地定位,因此不必通过固定于定子的端面的端板来对定子和转子支轴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实现削减部件的个数以及提高生产率,并能够实现降低齿轮马达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定子在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定子铁芯,所述第一定子铁芯的从环状的第一凸缘部的内缘朝向所述一侧突出的第一极齿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径向定位部由多个凸部构成,所述凸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朝向所述一侧突出,并在所述第一定子铁芯的周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极齿之间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内缘抵接。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一定子铁芯在径向上将定子精确地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径向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极齿的侧面呈非接触状态。即使存在有第一极齿因弯折而引起侧面的位置精度等降低等的状况,第一极齿的侧面也不易影响第一定子铁芯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的定位。由此,能够借助第一定子铁芯在径向上精确地对定子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设有轴线方向第一定位部,所述轴线方向第一定位部从所述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凸缘部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定子在所述马达轴线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位置,所述轴线方向第一定位部由凸部构成,该凸部在从所述马达轴线方向观察时沿所述第一凸缘部呈环状或圆弧状延伸。根据该结构,由于构成轴线方向第一定位部的凸部的末端面(与定子抵接的抵接面)的位置精度等越高越好,因此能够在马达轴线方向上精确地对定子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设有周向定位部,所述周向定位部由凸部构成,该凸部从所述另一侧嵌入到形成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孔中,从而在周向上对所述第一定子铁芯进行定位。根据该结构,能够借助第一定子铁芯在周向上精确地对定子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第一凸缘部的所述一侧的面位于比所述径向定位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靠所述一侧的位置,且位于比所述周向定位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靠所述一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将绕线架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定子铁芯靠一侧的状态下,绕线架不易与径向定位部和周向定位部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0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