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8780.0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9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鹏飞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麒***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保鲜柜、冰柜、冷藏柜等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各种制冷设备中,比如,保鲜柜、冰柜、冷藏柜等,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制冷效果,一般都要在制冷设备的铝板或者不锈钢板内壁与外壳之间的内壁的侧面上固定制冷管道,即蒸发管。目前,盘管之后大都有很多致命的问题。比如:铁管易生锈,易漏;铝管易氧化,易漏,寿命较短。有问题又不能及时发现,观测不到盘管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制冷设备,解决现有制冷设备在外部不能直接观测内部蒸发管的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蒸发管的技术和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制冷设备,包括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固定在靠近制冷设备外壳侧的内壁的侧面上,制冷设备的内壁上开设观测口,使蒸发管从所述观测口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观测口上盖设透明板。能够观察到蒸发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将其与外部隔离,防止外部食物残渣进入,影响蒸发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板的一侧边与所述观测口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方便透明板打开,便于通过检测蒸发管表面的状态来判断蒸发管是否处于良好的制冷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板的边侧上固定密封条。使透明板和蒸发管观测口周围的内壁密封连接,防止制冷设备内的湿气进入设备内侧。
进一步地,分别在与固定所述蒸发管的入口、出口和中间部位相对应的制冷设备的内壁上开设多个观测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固定在所述蒸发管与制冷设备外壳之间。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蒸发管和所述保温层之间。采用隔板将蒸发管和保温层隔开,防止保温层外漏。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压设与所述蒸发管的盘绕形状一致的凹槽,以所述蒸发管置于所述凹槽内的方式固定隔板。隔板起到阻隔蒸发管和保温层的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对蒸发管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管为铜管。且所述铜管优选为紫铜管。采用铜管作为蒸发管,解决了目前采用的铁管易生锈,铝管易氧化,导致制冷设备使用寿命短、制冷效果差、费电等诸多缺点。
进一步地,所述铜管的直径为0.4~2.2cm。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通过在内壁上开设蒸发管的观测口,方便使用者及时发现蒸发管的质量问题,同时还可以对蒸发管采用的材质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柜门以及内部的置物板等未视出;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设多个观测口的一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增设保温层和隔板后的图1的制冷设备中A-A向剖视图;
图5是一种优选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2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包括蒸发管3,所述蒸发管3固定在靠近制冷设备外壳1侧的制冷设备内壁2的侧面上,制冷设备的内壁2上开设观测口4,使蒸发管3从所述观测口4露出。具体地,蒸发管3采用铜管。且所述铜管优选为紫铜管。采用铜管作为蒸发管,解决了目前采用的铁管易生锈,铝管易氧化,导致制冷设备使用寿命短的诸多缺点。进一步地优选地,采用直径为0.4~2.2cm的紫铜管。所述制冷设备内壁2的材质一般采用铝板或者不锈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鹏飞,未经刘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8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人独立分体式耳机
- 下一篇:便携式终端及其麦克风橡胶套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