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助挤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48022.9 | 申请日: | 2015-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9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新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脚踏挤压液袋出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生在换药或者手术过程中,常需用湿纱布擦拭伤口以便于观察伤口情况,而医生手术前佩戴无菌手套,无菌手套上的滑石粉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等需要由无菌容器内挤出所需液体的情况。现有的工作方式是,医生手持纱布,然后旁边需要一个人手持指定液体为医生提供辅助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增加了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人与人之间的配合还会造成一定时间的延迟,进而影响手术的进度,可能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助挤液装置,以克服医生需要液剂时,需要其他工作人员的辅助,增加了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容易影响手术进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助挤液装置,包括主架体,主架体底部铰接有踏板,主架体顶部设有容器盒。该主架体顶部铰接有横杆,横杆的右端延伸至盖容器盒内,横杆连配设有拉线和复位弹簧,拉线的下端与踏板连接,复位弹簧用于促使横杆的右端上升复位。
进一步地,当待挤液容器(如输液袋)为柔性袋装结构时,上述横杆的右端固定装配有压板,压板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5~70度,优选所成角度为45度;当待挤液容器(如塑料输液瓶)为柔性瓶装结构时,上述横杆的右端固定设有压杆,压杆与横杆大致垂直且水平布置。
进一步地,上述拉线的上端与上述横杆的右端的一侧连接;上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横杆的左端连接,复位弹簧的下端与上述主架体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容器盒为透明容器盒。
进一步地,上述容器盒铰接有侧门,容器盒的侧壁固定有扣座,侧门的侧沿设有用于与该扣座扣合使侧门关闭的扣钩。
进一步地,上述容器盒底板设有两个与输液袋两个输出端相配合的缺口。
进一步地,上述主架体设有支撑台和安装环,上述容器盒下方设有承液桶,承液桶套设于该安装环,承液桶桶底与该支撑台连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挤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者只需踩踏踏板即可带动横杆的右端下行而挤压输液袋,而松开踏板时,横杆即自动上行;使用者可以独立完成挤液操作,使用十分方便。另外,压板或者压杆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待挤液容器的受力面积,既提高了挤液效率,也有利于待挤液容器内的液体的挤出率的提高;此外,承液桶的配置,使得被挤出的多余液体不会污染周围环境,方便多余液体的处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助挤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助挤液装置踏板空置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助挤液装置踏板踏压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自助挤液装置,包括主架体1,主架体1底部铰接有踏板11,主架体1顶部设有容器盒12。该主架体1顶部铰接有横杆13,横杆13的右端延伸至盖容器盒12内,容器盒12为透明容器盒12。容器盒12铰接有侧门121,容器盒12的侧壁固定有扣座122,侧门121的侧沿设有用于与该扣座122扣合使侧门121关闭的扣钩123。继续参照图1,容器盒12底板设有两个与输液袋2两个输出端21相配合的缺口120。继续参照图1、图2、图3,当待挤液容器(如输液袋2)为柔性袋装结构时,上述横杆13的右端优选固定装配有压板14,压板14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35~70度,优选所成角度为45度;当待挤液容器(如塑料输液瓶)为柔性瓶装结构时,上述横杆13的右端优选固定设有压杆,压杆与横杆13大致垂直且水平布置。压板14或者压杆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待挤液容器的受力面积,既提高了挤液效率,也有利于待挤液容器内的液体的挤出率的提高。另外,继续参照图1、图2,横杆13连配设有拉线15和复位弹簧16,拉线15的下端与踏板11连接,复位弹簧16用于促使横杆13的右端上升复位。拉线15的上端与上述横杆13的右端的一侧连接;上述复位弹簧16的上端与横杆13的左端连接,复位弹簧16的下端与上述主架体1连接。此外,主架体1设有支撑台17和安装环18,上述容器盒12下方设有承液桶19,承液桶19套设于该安装环18,承液桶19桶底与该支撑台17连接。承液桶19的配置,使得被挤出的多余液体不会污染周围环境,方便多余液体的处置。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新,未经陈丽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8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